两岸三地中国流行音乐之三 香港篇:潮起潮落

2016-05-30 01:12王春燕
音乐生活 2016年2期
关键词:唱片乐队专辑

王春燕

西蒙·弗里斯(Simon Frith)在他的著作《音乐的乐趣》(《Music For Pleasure》)中提到“通常摇滚乐手的发展过程都是从俱乐部或酒吧演出中崭露头角,拥有第一批粉丝,幸运的人可以向上越过几个层级,先通过小规模的现场活动。为小的独立唱片公司录音获得小规模的成功和认可。在这之后通常会有来自大唱片公司的合约,可以进行全国性的曝光、宣传以及巡回演出,再到最高层级是国际性的推广、巡演和媒体曝光,以及获得‘超级巨星的地位。”当然还有更多的摇滚人在地下死磕了若干年,然后销声匿迹,没有涅槃。下面提到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遵循着如上所说的脚步走过……

香港与内地不同,没有封闭,一直与欧美音乐保持畅通的渠道。20世纪50、60年代,摇滚乐在全世界流行开来,尤其得到青少年的追捧。1964年披头士(Beazles)来香港演出后,不少青年人都迷醉于这种新潮音乐.香港20世纪60年代最早的知名乐队就是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泰迪·罗宾组建并担任主唱的乐队“花花公子”(PLAYBOY泰迪·罗宾20世纪70年代转入影视圈发展)。其他乐队如陈任主唱的The Menace(威吓)乐队,还有许冠杰的“莲花乐队”以及谭咏麟、钟镇涛的“温拿乐队”,他们都是20世纪70年代组建乐队潮的领衔人物,但是他们对摇滚都没有“固执的坚持”。

而“黑鸟乐队”和夏韶声却是“固执得漂亮”。在当时一片翻唱欧美、日本流行歌曲和创新粤语流行曲的时代。“黑鸟乐队”第一张专辑《东方红/给九七代》(1984年)、《民众拥有力量》(1989年)始终坚持着愤怒、抗议、戏谑地讨论政治和民主。20年间7张专辑,自始至终与“正统”格格不入,他们除了音乐外还用剧场表演、拍纪录片、分发宣传小册子等方式喊出主流以外的民主与政治的声音,然而这样的呐喊和坚持却不为人所知,最终于1999年在孤独中解散,主唱郭达年最后说希望大家忘掉他们,走自己的路。留下香港乐坛上惊世骇俗的一瞥。

夏韶声被誉为“香港摇滚乐”教父,1969年出道,20世纪70年代在“湾仔酒吧”给美国大兵弹唱摇滚(Rock&Roll)、布鲁斯(Blues),1979年在Bang Bang唱片公司推出的《童年时》。其中主打歌后被张国荣翻唱,变得“港人皆知”。夏韶声的摇滚乐更多地体现在他的“Visa Band”乐队时期,曾多次随同日本的R&B乐队在日本、香港演出。一直到了1983年,夏韶声才被大唱片公司EMI看中,发行第四张专辑《不顾一切警告》。十几年间推出19张专辑,但始终未大红大紫,但他从没有放弃摇滚事业,在1998年推出大碟《谙IⅡⅢ》后,“被音响发烧友奉为天碟,为他的摇滚事业杀出一条血路”。

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粤语流行歌曲”一枝独秀的局面凸显畸形。加之社会上政治思想的动荡(摇滚乐正是一种思想激荡的载体),部分港人开始关注爱情以外的现实题材的作品。摇滚组合潮又迎来一个新的高峰,但绝大多数乐队都是昙花一现。具备公众影响的仅有达明一派、Beyond、太极等几支乐队。

这次乐队潮流给香港带来了两个重要的影响。一是在内容上逃开了情歌泛滥的框框,开始言之有物——如对理想、青春、人性的思考,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城市未来等主题;另一方面,间接引入了一批新的填词人。如陈少琪(为“达明一派”作词如《石头记》《禁色》《溜冰滚族》等)、林夕(最早为“Raidas”作词如《吸烟的女人》《传说》《别人的歌》等)。

Beyond的成长轨迹基本如西蒙-弗里斯所说,乐队成型后开始活跃于酒吧和各类大小演出的舞台,并获得一定的知名度,1985年Beyond靠打工赚钱举办了一场名为《永远等待》的演唱会,并于次年自费录制了乐队的首张同名专辑用于宣传,后签约于当时香港一个独立唱片公司Kinn's Music门下。1988年,签约新艺宝唱片公司,成为他们歌唱生涯的转折点。其中陆续推出的《现代舞台》《秘密警察》《Beyond IV》《命运派对》专辑里已经出现了未来他们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如《旧日的足迹》《再见理想》《大地》《真的爱你》《光辉岁月》和《俾面派对》等。1992年,Beyond改签华纳唱片发行了一张带有政治抒情和人文关怀的专辑《继续革命》(国语专辑版本《信念》),其中收录了包括《长城》《农民》《关心永远在》等作品,却没有得到内地和香港同胞的热烈回应。同年又改签滚石唱片公司,发行了黄家驹生前的最后一张专辑《乐与怒》,专辑中的歌曲《海阔天空》获得大中文金曲和叱咤乐坛流行榜“我最喜爱的本地创作歌曲奖”两项大奖。之后的Beyond在风雨中飘摇。再难有往日的风采。

Beyond的歌曲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慢板的抒情歌如《情人》《冷雨夜》等;二类为快板的流行摇滚和硬摇滚如《活着便精彩》《金属狂人》等;第三类是在内容上带有人文关怀,关注社会苍生的作品,如《光辉岁月》(种族歧视)、《AMANI》(反战题材)、《送给不懂保护环境的人》(环保题材)等。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特别注重旋律,力求在流行歌曲和纯粹摇滚的中间寻找平衡点。实际上包括Beyond、达明一派、太极等乐队在内,在被主流唱片公司重新包装后,摇滚乐的“坚硬”便在悄悄流失。很多歌曲“只能算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的元素!”然而很多人包括笔者也认为摇滚乐应该是多样化的存在,有愤怒的反思也有温情的关怀,只要不忘摇滚的纯粹的“人性”表达,让越来越多的听众走进摇滚乐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责任编辑 姜楠)

猜你喜欢
唱片乐队专辑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大自然的唱片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梦想乐队
SNH48组合7SENSES推出第三张迷你专辑《天鹅(SWAN)》
坏唱片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FOLLOW FOLLOW 《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