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反而好

2016-05-30 04:38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佛光山现代出版社佛性

收徒四十年来,我不曾问过弟子:“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向我报告?”我觉得“不知道”很好,表示他们能承担,我也没烦恼。

有一回,我自美国弘法归来,在桃园机场出关,远远瞧见四位徒众向我走来,不禁皱眉,心想:怎么这么多人来接机?我还没开口,其中两位徒众见状,赶紧说道:“我们刚送客人上机,恰巧在这里遇见师父。”原来是我错怪了他们,可见眼耳见闻的觉知也不尽然是正确的。所以即使是知道的事情,我们也不宜妄下评断。

然而,有许多人不但滥信所见所闻,连“不知道”的事也想尽办法去挖掘,不当看的,眼睛偏要看,结果看出烦恼来;不当听的,耳朵偏要听,结果听出痛苦来;不当问的,嘴巴偏要问,结果问出是非来;不当做的事,偏要去尝试,结果做出问题来。

人生有许多过患,不都是因为不知而强求知所引起的吗?像影视红星林雁听信风水师的话,以为家里有鬼,最后精神崩溃,三枪自戕;名作家三毛经常与灵媒沟通,结果宁愿舍弃人间的生活,到鬼域与亲友作伴,这些行为是多么的愚痴啊!而神棍敛财、少年吸毒,也都是在好奇心的趋使下所造成,其所导致的社会乱象尤其让人痛心疾首。

数年前,佛光山功德主黄丽明居士和我谈起她三十年前的一段旧事,我将其中的地点、人名、经过都说得一清二楚,她惊讶得瞠目咋舌。我每到一地,都能迅速掌握自己行进的方位、说话的分寸,甚至连电视弘法的录影,也都能在不看表的情况下,准时讲完应该讲的话,从不拖沓。徒众常问我:如何知道这些时空、人际之间的关系?其实世间上任何事物,都有它一定的道理,我们不一定要亲耳听闻,亲眼看见,才会知道。

四十年来的弘法生涯,有好几次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弟子们纷纷关心日后的经费问题,我都和他们说:“不必担心那些事,我自有办法,你们知道了,会睡不着觉的。”

不当知道的事知道了,会削减勇气,不如不知道,反而能一鼓作气,先驰得点。

我走访世界各地,经常有人询问日后政经发展的趋势,我笑答:自己只是个和尚,不是算命的,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其实,无论是团体的发展也好,个人的前途也罢,都与整个大环境有连带的关系,非现在所能知道。然而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未来才充满了无穷的希望。

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佛教称它为“佛性”。佛性不可说,它不讲求外在的知识,而注重内心的体悟。“不知道”的事情,都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可以用心眼去看,用心耳去听,只要我们以平常心来看这个世间,就会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妙,乐趣盎然。

(摘自《说好做好》,现代出版社2010年版 星云/文)

猜你喜欢
佛光山现代出版社佛性
金城寺
回忆
“佛性”的兔子
笛是笛,箫是箫
《稻盛和夫:活力》
佛性青年不拂性
2016尹沧海禅意书画展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隆重开幕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赴台北齐佛像佛身在佛光山开箱
《坛经》佛性顿悟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