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运用

2016-05-30 03:12尤剑锋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信息技术

尤剑锋

摘 要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会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创设物理情景、突破重难点、提高建模能力等三个方面简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理新课程 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26-02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会自主学习。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记住了公式,却不懂得应用于解题,另一些学生能够将部分题目顺利解答出来,面对同类型的其他题目时却惘然了。这说明,传统教学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方面虽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这优势未必能转化成胜势。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更为了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我认为引入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来辅助、丰富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引入至关重要。鲁科版教材中,大部分章节都以彩图的形式开始谈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以往教科书更注重感官上的刺激,有一定的新颖性。课堂上若能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物理情景,给学生以文、图、声并举的多感官刺激,直观明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斜抛运动》一节的开头,列举了铅球、链球、铁饼、标枪等体育项目中的斜抛运动,学生很容易就把握到了学习的重点,配上一副节日夜空的礼花图片,增加了接受概念的可能。然而,几张静态图片都未能给出斜抛的运动轨迹,不利于头脑中感性认识的重温。在此,通过剪接播放几段小视频,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自然地形成斜抛运动的曲线,方便接下来的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导入情景时,应讲究艺术性、关联性,不能只重绚丽多彩的画面来哗众取宠、取悦学生,应注意其实效性。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每一节动画都要体现其附着的知识信息,这样才能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学生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难懂,这是我们教学的难点,更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物理的障碍。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方法、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为我们教学中突破难点提供了又一种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分解教学难点,模拟动画,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远古为眼前,最终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例如,在上《向心力的实例分析》这一节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材中的摩托车转弯、火车转弯、汽车过凸形桥、过山车等例子一一演示给学生看,更清晰、更直观。不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实例,还能在众多例子中提取相似点进行教学,以便领悟向心力就是物体运动的合外力的规律。

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来处理教材中的重难点,这为物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当重视与推广这种手段。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我们知道物理学的研究对象遍及整个物理世界,大至天体,小至基本粒子,面对复杂具体的物体,研究它的形形色色的运动,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形形色色的运动,建立起物理模型,并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是中学物理教学重点。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建模”,就是将我们研究的物理对象或物理过程通过抽象、理想化、简化和类比等方法形成物理模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建模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斜面、小球、木块、绳子、弹簧、轨道等各种物理模型,令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在习题课中,常常涉及到不同的物理过程和不同的物理模型,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题意呢?关键是要能在头脑里建立运动的全景象。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重现整个运动过程,教师事先准备好题目有关的运动动画,先让学生思考模型如何,再展示正确的运动景象,通过对应与比较的方式,学生可以很快地理清题意。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也是实现课程三维目标,并最终实现让学生学会自学的好的尝试。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在转变“一言堂”的同时,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将课堂变为“电灌”。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要看到信息技术教学不成熟的地方,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尚可,要使之替代传统教学,是行不通,也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 李 翔)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