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班主任激励机制建设

2016-05-30 11:45秦泽凯马祥梅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岗位培训激励机制积极性

秦泽凯 马祥梅

摘 要 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主要靠班主任,而管理好班主任,我认为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从而推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92-02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是学生成长的导航员,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小学生的健康成才,但目前班主任普遍感觉工作压力大,对班主任管理存在重使用轻培训,重管理轻激励,挫伤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加强对班主任的激励机制建设,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目前小学班主任工作队伍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它是人类生活最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而目前,工作仍是大多数人生存的手段,是获得经济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会更关心收入的绝对值,将个人劳动与个人收入相比较,如果投入与回报成正比,就会认为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保持对工作的角色认同。

目前小学班主任普遍认为自己投入大,报酬少,工作压力大,身体健康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致使部分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不愿意长期担当班主任,有了当班主任的资历后,一心只管教好书,不管琐事,这样工作既省心又能名利双收。尤其是我们教学主科的老师当班主任,压力就更大,常常为了更好的教学,自己做道具,这样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更少了;加上家长与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高,竞争非常激烈。老师每天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埋头苦干,本来就有繁重的教学工作,如果既当班主任又当任课教师,显得更累了,更无暇顾及家里和孩子,因此大多数的老师就愿意只上课而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班主任工作还得继续开展,在缺乏班主任的情况下,德育主任或校长直接压任务,指派新教师当班主任,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教师当班主任,可能会因缺乏经验而管理不善。因此,加强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我认为最主要就是要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激励机制的建设。

二、加强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

在管理心理学中,广义的激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增强或减弱人的行为,它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们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使人有持久的干劲,提高工作绩效。

小学班主任工作枯燥、琐碎,人际关系复杂以及其他因素容易导致对既定职业的厌恶情绪,建立一套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以持续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加强对班主任管理的核心。

建立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既要有物质型激励又要精神型激励。作为小学领导,应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功效来鼓励小学班主任,同时又要通过精神激励。针对经费较少的情况,增加物质奖励相对显得捉襟见肘,就只有通过精神型激励来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我认为校长可以通过这样几种方式来关心激励老师。

1.关怀激励。小学领导和德育主任要关心班主任的疾苦,在生活和工作中多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教师这一职业,需要奉献,又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意味着更多的吃苦耐劳,不求太多的物质待遇,只求心理的慰藉,关心一下班主任及家属,让老师心理有一种家的温暖感和归宿感,从而激起对工作的责任感。

2.支持激励。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琐碎的工作,管理的都是婆婆妈妈的事情。班主任管理的事情就更细微,班主任工作要做好,必须得到校长及年级组长的支持,领导要把指示变成支持,积极为班主任改善工作环境,帮助解决困难,这样可取得班主任的信任,从而得到班主任的认可,增强班主任工作的信心。

3.情感激励。校长及年级组长主动帮助、关心班主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和我们的班主任谈心,设立谈心室,通过谈心,拉近与老师的距离,可以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工作热情。

4.荣誉激励。班主任平时默默无闻地奉献,可以通过教师节等时机举行赛课、说课等评优评先进活动,颁发荣誉证书,塑造一种奉献、尊师重教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还可以通过评优评先进活动,让优秀者参加培训等措施,树立榜样,在教师群体中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调动积极性。如参加培训就是对教师最好的激励措施之一。这里我所指的培训包括在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在职岗位培训。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学生的思想在变,我们如果不改变观念,仍用传统的知识和教学理念去教育00后的学生,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观念,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通过培训,班主任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有助于我们更了解当前学生思想状况,应急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提高我们管理班级的综合技能,这就需要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主任业务知识岗位培训。岗位培训要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有针对性进行。

另一个就是对班主任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对专业人员进行完善、更新知识,拓展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以适应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的经常性的循环教育。继续教育是观念更新,知识更新的教育,是与时惧进的需要。班主任通过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提高对班级管理的认知水平,以便更好的工作。

5.制度激励。建立并实施班主任评优制度,鼓励他们创新,根据竞争择优,绩效优先的原则,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奖优惩劣,极大地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

由于评价对班主任工作具有导向、激励等重要功能,逐步建立一套对班主任工作的科学评价制度,对加强和完善班主任队伍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加强班主任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点。

坚持“奖惩结合,以奖为主”的原则,加大奖励的力度。班主任的职称与岗位津贴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运用物质激励,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对个人物质利益进行合理分配,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制定各种措施,综合运用职称晋升,委以重任、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鼓励班主任,使其充分发挥才干。

加强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对发挥班主任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工作效率,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 翔)

猜你喜欢
岗位培训激励机制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分析影响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效果的相关因素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中神经病学的教学体会
编辑有感——基于岗位培训和编辑实践的感悟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提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课堂到课率的有效策略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