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黄河大堤河南段历史演变

2016-05-30 06:20乔新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演变

【摘 要】黄河是母亲河,更是一条文化河流,黄河两岸在千百年来孕育了太多的优秀文化因子。黄河干流的中下游河南段在历史上决口最多、改道最明显,黄河大堤成为人们战胜灾难、顺应自然的工程奇迹。黄河大堤有着独特的演变历史,期待我们更好地挖掘整理,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究干流流向与堤防建设的相关性。

【关键词】黄河大堤;历史文化;演变

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全长5464公里。全径干流分为上、中、下游,源头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至郑州市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至山东垦利黄河入海口为下游。黄河河南段处分别属于干流的中游和下游。

由于黄河干流中段流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黄土高原,每年会产生差不多16亿吨泥沙,其中有四分之一会留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床。淤积的泥沙抬高了河床,形成了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质。一方面形成了以河南、河北为主体的富饶的华北平原,另一方面也因为频繁的决口、改道殃及两岸人民造成极大的损失。从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已经有多处地方修筑堤防,中国千年治河的历史主要就是通过筑堤和疏浚的方法,直到今日黄河下游大堤仍然发挥着守卫安澜的作用。

历史上,黄河就以河道频繁变化为特点,黄河堤防的修筑与不同时代的干道变化是密切相关的。相比于上游和中游的局部小范围变化,从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东的黄河干流下游改道现象就可谓剧烈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北可以到达天津海河,南曾经直抵江淮,下游决口泛滥过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可以这样说,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黄河治理和防汛工程,堤防工程是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从以下史料中看出干流流向与堤防建设的相关性:

1黄河干流沿太行山北上时期,就有修堤治水的传说

周朝人所著的《尚书﹒禹贡》和《山海经》中就记载了战国以前的古黄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这时期的黄河总体上是从浚县北上,沿着太行山东麓北上注入渤海的,下游河道分为多股且变化较为频繁,两岸人口较少,除了太行山脉充当了一定意义上堤防的作用,尚无有组织的提防建设记载。但是记载周代及以前部分历史事件和传说的《国语·鲁语》中记载了共工治水的传说故事,《国语·周语》更是在鲧治水的记载中介绍了共工治水的方法,“昔共工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即,将高地铲平,把低地垒高,在平坦的地面上修筑堤防。虽然最终的效果是共工和鲧都失败了,但是为后来的大禹治水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赵国、魏国、齐国和燕国都在黄河干流两岸,甚至很多国界本身就是黄河干道。齐国、赵国和魏国等国纷纷筑堤,大力利用滩涂耕地,只是筑堤毫无统一规划,“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纷纷高筑堤防,让黄河洪水到对岸别国去荼毒生灵。成语“以邻为壑”说的就是这一史实。

2黄河第一次大规模改道后,人们开始堤中筑堤利用河滩

公元前602年也就是周定王五年,黄河在黎阳宿胥口决口改道,主流由北流改为偏向东北,从今天的濮阳市北上到沧州黄骅入海,历史上称作黄河第一次大改道。西汉时期人口数量增多,为了利用黄河滩区的土地,黄河下游人们开始在河两岸各25里堤防内建筑村落,开荒种田并且私自修筑规模较小但数量繁多的直堤。久而久之,黄河干道被新修的堤防限制,形成了堤防距离宽窄不一的局面,部分地区出现了地上悬河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黄河干流决口较多,并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被称作“东方庞贝”古城的安阳市三杨庄遗址就是埋藏在黄河故道黄沙中的西汉晚期到王莽时代村落遗址,考古发现证实,这就是当时建立在大堤内黄河滩地中的村落,因为黄河水患而被整体掩埋。

3王景治河安澜九百年,修筑长堤是关键

王莽时期,国家治理较为混乱,水利设施更是难以束缚黄河下游干流的迁徙。公元11年黄河决口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一带),如今的河北、河南、山东甚至江苏和安徽等省份都广造荼毒。由于连年争战,这次决口造成了60多年的水患,史称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东汉明帝在公元69年派王景治理黄河,王景就采用了修筑长堤,束缚河床,加大水利对河堤你傻冲刷的方法,一改黄河泛滥数十年的局面。史料记载,王景治河修建的黄河大堤,“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从荥阳到千乘黄河出海口,也就是如今的郑州荥阳到山东高青县,长达1000多里。王景治理过的黄河一片安澜,曾经被黄河夺去河道的汴渠恢复了通航的功能,国都洛阳通向东南的水道被打通,汉明帝十分高兴,“行幸荥阳,巡行河堤”,不仅沿着黄河大堤进行了行走,还下令遵循西汉旧制设置沿河的河堤官员。

4宋金元时期黄河水患频繁,人为原因不可忽视

北宋、金代和元代统治黄河中下游的时期,河南一带因为是统治的中心而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北宋国都开封就位于黄河南岸,城市的经济命脉——汴河的安危就由黄河水量所决定。然而,整个北宋时期,黄河的桀骜不驯给河南带来了太多的不幸。由于堤防的存在,河道固定已久,泥沙沉积较为严重,决口现象频出,在1048年在如今濮阳改道北流。史料记载,北宋168年间有69年138次黄河决口,王安石、司马光、陈尧佐等北宋名臣都或多或少参与过黄河的治理,不可谓不重视。然而纵观一朝,北宋似乎都没有将黄河治理好,甚至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还上疏放任决口,暂缓修堤,让黄河水向河北流去。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黄水御敌论”,原来北宋一直深受辽国的战事侵袭,河北地区是双方交战前线,由于北宋的积贫积弱,军事上难以抵抗辽军,所以就有了让黄河决口北上御敌的说法。

1128年冬,金国取代辽国南侵宋朝,留守开封的宋朝大将杜充决定决开如今卫辉、滑县一带的大堤,引水御敌,黄河从此改变了北入渤海的路径,开始了向南夺淮入海的局面。金元时代,由于统治者对黄河大堤的重视不够,加上兵荒马乱,黄河开始了自然漫流,在河南中东部地区呈扇形摆动。最北路达到如今黄河一带,向南曾经夺颍河河道入淮。

5明清治河以堤束水,南北大堤使黄淮合流

从明成祖迁都北京到清咸丰时期的明清时期,黄河大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一时期的统治中心在北京,南北穿过黄河的京杭大运河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了确保漕运的通畅,明朝中前期采用的是“北岸筑堤,南岸分流”的治水策略,河南省府开封上游时常决口,明朝政府在1496-1566年修建南北大堤。明朝晚期,著名治水专家潘季驯修筑徐淮间600里南北大堤,最终确保黄淮合流。

潘季驯创造性的提出了用大堤“束水攻沙”的理论,并在河南进行实践,在荥泽、原武、中牟等16州县,帮助创筑的遥堤、月堤、缕堤、格堤和新旧大坝长达十四萬丈。

6民埝和官堤塑造如今河道,花园口决堤造成大泛滥

1855年,黄河在兰考附近的铜瓦厢决口,其中一条洪流流经濮阳向东北到山东垦利入渤海,这也就是如今的黄河干流。其实在决口之初,内忧外困的清朝廷无财力人力进行治水,任凭洪水漫流了20年。后来才劝谕河南、山东各州县自筹经费,在新河两岸修起民埝。直到光绪年间,官修堤防才逐渐建立起来。从晚清到民国时期,黄河大堤时常还会有决口,但是大规模的改道和泛滥则是在1938年的郑州花园口。为了阻止日本侵略者西进,国民政府扒开花园口南堤,全河改道,泛滥豫皖苏三省9年之久。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花园口段大堤才得以合拢,黄河才回归故道。

参考文献:

[1]马程远.从黄河河道迁徙看下游平原地貌的发育[J].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

[2]曾运乾.尚书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春秋)左丘明.国语[M].长沙:岳麓书社,2015.

[4]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乔新杰(1987~),女,河南南阳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资源与区域文化政策方面研究。

项目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黄河大堤河南段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究》:项目负责人乔新杰,批准号:2015-QN-096。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演变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