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对“微课”认同感调查分析

2016-05-30 08:02宋丽李静朱承学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媒体网络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应用

宋丽 李静 朱承学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已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微课作为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产物,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教育风潮,在此背景下,教师运用新技术开展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小学教师对“微课”认同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对小学教师制作“微课”的意愿和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态度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深入探讨了信息化进程中信息化手段应用的特点与规律,提高了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微课;网络教学资源;教学媒体;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93-02

一、小學教师对“微课”认同感调查

1.调查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省长沙市市区的十所小学作为样本学校,样本学校包括目前信息化应用推行较好的重点小学,也包括了没有推进或推进较慢的小学,较好的保证了样本的普遍性。样本的选取还充分考虑了小学各个学科、年龄、学历结构等,并且选取了一部分已经有过制作微课经验的小学教师,使得本调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2.调查数据描述统计。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设计了《小学教师对微课的认同感调查问卷——以长沙市为例》的调查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其中6个一级调查维度是:①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任教年级和科目);②教学媒体使用情况;③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④小学教师对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认知情况;⑤小学教师对于“微课”的制作和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态度;⑥小学教师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同情况。

(1)教师基本情况。本问卷共有18道题,全为选择题,做题时间约3~5分钟,本次调查对象来自长沙市虹桥小学、一师一附小、雨花区燕子岭小学等10所市区小学教学一线教师,发放了4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有371份。女性教师361人,所占比例为85.87%,20~30岁的教师343人,所占比例为56.95%,各个年级的教师占有效人数的比例基本相同,语、数、英三科教师323人,所占比例近74%。

(2)媒体使用情况。通过对小学教师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大部分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媒体是现代教学媒体,占有效填写人数的74%,66%的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这也能间接说明大部分教师使用“微课”时不会有太多的技术问题。

(3)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习资源也属于网络教学资源中的一类,不过“微课”的本质却更偏向于学习资源,但是它又与其他的网络资源略有不同,教师使用网络获取、使用教学资源的能力及应用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体现。

(4)小学教师对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认知情况。“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教师通过教研教改活动、网络、专家讲座等方式获取了相关的知识,但是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的并不是特别多,“微课”的认知度相对较高。

(5)对于“微课”的制作和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态度。对于所授学科是否适合制作成微课,近半数教师认为本学科课程是适合制作微课的,也有近40%的教师持反对观点。在是否自己来制作微课方面,近55%的教师不愿意自己来制作微课,有40%的教师非常愿意来进行这项尝试。而对于微课在教学功能方面,教师们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但主要应用还是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课前的预习,二是课中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师认为设计制作微课有困难、微课资源匮乏、教学应用方式有困难是制约微课推广应用的三大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技术仍然是制约教师微课应用的最重要因素,详见表3。

(6)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同情况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超过一半的教师不太赞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仍然有40%左右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应用于小学课堂是可以进行尝试的。这说明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还是得到了部分教师的认可,微课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形式,如何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有效融合还是十分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3.调查数据相关分析。

(1)教师个人因素的分析。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由于年龄、学科、学历水平等原因,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一批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名师示范推广,将会推动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

(2)技术因素的分析。技术是制约教师使用、制作微课的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和交流对微课教学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资源支持分析。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获取方面,教师们的认同度也很低,主要体现在针对性不强、设计思路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等,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规范、不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4)小学教师对微课的认知分析。老师们都认为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是一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发展趋势,但同样教师们对于微课的教学应用形式和主要功能也还有一些不确定性。

二、微课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对小学教师对于“微课”的认可度调查发现,我国在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对于新技术应用于教学是持积极的态度,而越来越丰富的微课资源也为微课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然而在此过程中,仍然有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对于微课的认知仍然不足,大多数小学未将微课应用列为学校计划。各小学由于各自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对于新技术的反应程度不同,应该说,作为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实践基地,小学应该用于承担起教学改革的重任,将微课资源建设、翻转课堂实践列入小学教研教改计划,推动教师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

2.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待证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在近几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类教育行政机构开展了大量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国家也颁布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但对于部分学科、部分年龄层次的教师而言,信息技术仍然是作为锦上添花的手段,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不深刻,对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没有跟上步伐。随着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理应走在时代的前沿,引领这种改革。

3.微课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目前,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极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也通过建设国家基础资源网免费向各地方学校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然而这些资源还是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而总量仍然欠缺,需要通过建设大量的精品资源,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推动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结语

21世纪的今天,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特别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变化,微课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这种“教”、“学”方式上的变革。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于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都是一种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如何更好的使用微课资源实践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秋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专题研究,2014,(12).

[2]徐翠峰,郭庆.论微课与传统课堂的有效融合[J].教育教学研究,2014,(1).

[3]詹青青,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

[4]陈倩,李娇娇,汤才梅.翻转课堂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5,(14).

[5]赵瑞芳,胡作富,袁建云.区域中小学微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技术装备在线,2015,(1).

猜你喜欢
教学媒体网络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应用
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媒体选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