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熟晚粳稻品种播期试验

2016-05-30 09:24江富良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播期试验

江富良

摘 要:为探明中晚熟粳稻在休宁县的适宜播栽期,特进行了不同品种的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甬优9号因稻瘟病抗性较差,不宜做晚稻种植。镇稻17和杂粳5号宜早播,应于6月10日前播种;晚粳30号可适当迟播,于6月20日前后播种较适宜。

关键词:中熟晚粳稻;播期;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61-03

1 试验目的

休宁县地处皖南丘陵山区,全年无霜期231d,常年有效积温5113.3℃、年降雨量1 715.1mm。为明确江淮不同生态区杂交粳稻适宜播栽期,以及温光生态条件对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受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委托进行了该项试验。

2 试验时间和试验田基本情况

2015年6—11月,在渭桥乡资村资上组进行水稻播期试验。试验田面积0.09hm2,为一季中稻。潴育型水稻土,为石灰性紫泥田。耕层厚度15cm,肥力水平中等。

3 试验品种

供试品种4个:镇稻17,V2甬优9号,晚粳30,杂粳5号。

4 试验设计

采用分期播种(6月1日、6月10日、6月20日),湿润育秧,秧龄30d。裂区试验,播期为主区,每期之间独立排灌,副区为品种,随机排列,设2次重复。拉线按点栽插,株行距30cm×15cm,小区宽度180cm(7行),长度5.1m(35株);小区间45cm,区间走道50cm;四周设置保护行(图1)。

5 试验实施与田间管理

5.1 播栽 第一期6月1日播种,6月30日移栽;第二期6月10日播种,7月10日移栽;第三期6月20日播种,7月20日移栽。

5.2 施肥 总施肥量:N300kg/hm2,P2O590.75kg/hm2,K2O 297kg/hm2。氮肥中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为6∶4,氮肥50%作基肥在稻田耕翻前施用,分蘖肥于移栽后3~5d与除草剂一起使用,穗肥在烤田复水后(倒4叶期)和倒2叶期分2次等量施用;磷肥全部作基肥在稻田耕翻前施用,钾肥分基肥和壮秆拔节肥两次(5∶5)均匀施用。基肥施用量:45%复合肥(16-11-18)825kg/hm2,尿素39kg/hm2(每个主区施复合肥7.37kg,尿素0.35kg)。促蘖肥施用量:尿素4.35kg/hm2(每个主区施尿素0.58kg)。拔节肥:氯化钾16.5kg(每个主区施氯化钾2.21kg)。穗肥施用量:倒四叶施尿素8.7kg/hm2(每个主区施尿素1.17kg)。倒二叶施尿素8.7kg/hm2(每个主区尿素1.17kg)。

5.3 病虫害防治 按照植保部门病虫测报,大田共防治病虫害3次。7月13日用40%富士一号1 500mL/hm2+48%毒死蜱1 500mL/hm2;7月30日5%阿维菌素1 050mL/hm2+25%吡蚜酮600g/hm2;8月23日2%甲维盐1 500mL/hm2+25%噻嗪酮450g/hm2+30%爱苗300mL/hm2+富士一号1 500mL/hm2+吡蚜酮600g/hm2。在始穗期、齐穗期、灌浆期用40%富士一号1 500mL/hm2防治穗颈瘟、谷粒瘟。

5.4 水浆管理 移栽后薄水活棵,结合施分蘖肥灌浅水。然后,按田间有浅水层3~4d,无水层1~2d灌水。分蘖末期适度烤田。孕穗期前后田间按有浅水层3~4d,无水层1~2d灌溉;抽穗扬花期保持田间浅水层,之后干湿交替,收割前7d左右断水。

6 试验结果与分析

6.1 田间调查记载 从表1可见,4个品种全生育期均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逐渐缩短。第一期与第三期相差天数均为3d。4个品种叶片数均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逐渐减少,减少较多的是镇稻17和杂粳5号,第三期与第一期分别减少2.5、2.3叶;甬优9号和晚粳30号均减少1.1叶。

6.2 经济性状 由表2可知,4个品种有效穗都是6月1日播种的最少。6月10日与6月20日播种的较高,两期直接相差不大。每穗总粒数镇稻17和甬优9号都以6月1日播的最高,随着播期的退后,总粒数也逐渐下降。晚粳30没有规律,以6月10日播的总粒数最低。6月1日和6月20日播的都较高,相差不大。杂粳5号以6月10日播的最高,6月20日播的最低。甬优9号结实率整体较低,最高65.4%,最低61.3%,主要是稻瘟病抗性差。其他几个品种则和总有效穗数呈负相关。

6.3 产量结果分析 水稻成熟后,各小区单独收割脱粒,晒干扬净后称重,产量结果见表3。

镇稻17以6月1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随播期延迟而逐渐降低。甬优9号均以6月1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因穗颈瘟严重,三期整体产量都较低。晚粳30产量随播种期的延迟而逐渐提高,以6月20日最高。杂粳5号以6月10日最高,6月20日播的产量最低,且降幅很大。4个品种产量变幅最大的是杂粳5号,最高与最低相差1 342.5kg/hm2;变幅最小的是甬优9号,最高与最低相差225kg/hm2。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镇稻17达8 284/hm2,最低的是甬优9号为6 585.7kg/hm2。

7 结论

(1)镇稻17、晚粳30号和杂粳5号3个品种均适合在我县做晚稻种植。甬优9号因稻瘟病抗性较差,不宜在我县做晚稻种植。

(2)镇稻17和杂粳5号宜早播,应于6月10日前播种;晚粳30号可适当迟播,于6月20日前后播种较适宜。

(责编:吴祚云)

猜你喜欢
播期试验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CS95
510
驭胜S330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试验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