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木本油料林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5-30 09:24汪靖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黄山区木本油料现状

汪靖

摘 要:黄山区地理位置独特,有较好的基础资源条件,是香榧、油茶等木本油料分布和种植区之一,发展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提升黄山区香榧、油茶特有的木本油料林品质和档次,依据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合理规划,制定相应对策,推动黄山区木本油料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黄山区;木本油料;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70-02

木本油料是植物油料的重要种类。木本油料林是指以采收树木的果实或种子为原料以提取油脂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具有一般植物油料的可再生性,而且因其为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可一次性种植,长期收益,现实效益高的特点。黄山区木本油料林以香榧、油茶为主,其中,香榧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种子胚乳含油率为40%,含蛋白质10%,碳水化合物28%。种仁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料,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维生素E含量比橄榄油高1倍,这里面含有比较高的油酸,油酸含量达到74%~87%,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但人体不能自身合成,需要从外部摄取。因此,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对于保障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优化现有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人民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黄山区木本油料林发展现状

黄山区是香榧、油茶等木本油料的主要分布区和种植区,发展木本油料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目前,全区香榧、油茶、山核桃、油桐等木本油料林面积约6 667hm2,其中香榧面积约2 667hm2、油茶面积约2 667 hm2。2013年,木本油料产值约在2 000万元,其中产香榧(干果)约20t、产值240万元,产油茶籽约1 485t、油茶297t、产值1 472万元。油茶方面,近几年来,油茶人工新造林467hm2,主要集中在仙源、汤口、三口、谭家桥、新明和黄山公益林场等地。油茶加工企业10家,除黄山明园油业有限公司创立“金油潭”品牌外,其余油茶加工企业无品牌。香榧方面,历史上,新明乡樵山村是“樵山贡榧”的原产地,拥有香榧古树群133hm2。近年来,黄山区香榧种植面积呈现逐扩大之势,共新造林333hm2(2012年造林69.3hm2、2013年造林79.9hm2、2014年造林86.7hm2),其中,6.7hm2以上新造林15块、面积达148.6hm2,主要集中在耿城、新明、焦村、龙门和芦山公益林场等地。2014年全区香榧产量约50t、产值400万元。目前,有香榧加工企业和合作社5家,其中市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巧明贡榧有限公司),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巧明香榧专业合作社)。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规模不够大 全区林地面积136 000hm2,香榧、油茶等木本油料林香榧林只有5 333hm2,仅占4%,其中人工经营集中连片发展的香榧、油茶林仅667hm2。同时龙头企业少,规模加工不足;农户所产的香榧鲜果大多被浙江等外地企业收购加工或作为香榧嫁接苗砧木培养使用。油茶基本是加工作坊粗加工。

2.2 品质不过硬 传统的香榧、油茶林多数为没有经过嫁接的老树,产量低,生长周期长,同时加工也较为粗糙。多数农户自行加工油茶,出油率低,提炼纯度不高,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更谈不上品牌建设。

2.3 效益不明显 目前,黄山区油茶、香榧平均1hm2效益只有7 500~12 000元,与茶叶、雷竹笋相比有较大差距。据调查,油茶按平均hm2产茶籽825kg、收购价10元/ kg计,hm2产值只有8 250元左右。尤其是老油茶林和老香榧林,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发展油茶生产的积极性。

2.4 资金投入不足 根据油茶、香榧栽植成本核算,新造油茶林前4a平均投入需30 000元/hm2,香榧造林(2+3嫁接苗木)前4a平均投入需75 000元/hm2。虽然近年来中央、省和市财政对油茶、香榧发展投入了一定资金,但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3 发展对策

3.1 科学编制规划 结合黄山区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合理规划木本油料林集中连片发展格局。力争每年培育发展木本油料林种植面积133~200hm2,力争到2020年全区新增香榧、油茶造林面积1 333hm2,培育发展香榧、油茶龙头企业3~5家,组建香榧、油茶合作社1~2家,建设香榧或油茶现代园2~3个,实现香榧或油茶产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

3.2 加强基地建设 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积极引导鼓励大户依法流转林地,并通过低产低效林改造、低产茶园改造、枯死松木山场清理、公益林林下栽植、荒山荒地造林等优先发展香榧、油茶木本油料林示范基地,为全区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同时坚持以农户为主体、企业为龙头,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重点企业和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组建合作社等模式、收购小作坊、重组小企业等形式,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香榧、油茶。

3.3 抓好种苗生产 认真把好省认定的5家油茶长林系列和香榧细榧等优良嫁接品种的造林苗木关,并建立和筛选一批良种采穗圃和优良品系,确保良种壮苗供应。充分调动广大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木本油料良种选育、集约化栽培、新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质量标准研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特色品牌。

3.4 培育龙头企业 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香榧、油茶等木本油料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并在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支持加工企业采用先进加工设备,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工,进一步提升我区香榧、油茶的品质和档次。努力创建香榧、油茶名优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制定木本油料相关产品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促进加工企业做强、做大。

3.5 加强组织领导 为有效保障香榧、油茶等木本油料林产业发展,建议成立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区林业局、农委、财政局、科技局、水利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局、旅委、移民局、扶贫办、商务局、供销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组。区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明确职责,研究落实促进木本油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各项配套措施和发展规划。各乡镇要加强同区直有关部门的衔接与协调,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动木本油料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6 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出台黄山区木本油料林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重点对香榧、油茶新造林及示范基地建设、良种采穗圃、省级香榧、油茶专业合作社创建、香榧、油茶企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香榧之乡申报、香榧企业文化建设等扶持。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黄山区木本油料现状
衢江区成立木本油料产业协会
黄山市黄山区政府英文版网站上线
黄山市黄山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培育的技术模型构建探讨
我国木本油料家族再添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