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5年安徽东流家畜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016-05-30 12:20周得保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血吸虫病家畜

周得保

摘 要:该文通过2005—2015年对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家禽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揭示了国家农业部在东流设点以来,对血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人畜血吸虫疫情大幅降低,有效保护了人民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同时,对今后血防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家畜;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东流观测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137-03

为能准确地掌握家畜血吸虫病的疫情动态,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农业部血防办公室于1992年,在全国建立了包括东流在内的8个动物(家畜)血吸虫病学观测点(简称观测点),开展家畜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建点以来,东流观测点按方案的统一要求,全面开展了工作。

1 观测点基本情况

东流镇位于东至县的中部,地势起伏不平,多湖泊又紧靠长江。全镇有24个行政村,人口28 000人,建点初牛存栏2 130头。该镇属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行政村全为流行村,江湖洲滩面积50万m2,历史上人的感染率高达39.4%,牛的感染率28.4%。

观测点设在东流城东、张岗、边寨3个行政村和种畜场,依山傍水,地形地貌复杂。观测点有人口4 000余人,设点初期存栏牛400余头,小家畜5 000余头,居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业。由于点内家畜存栏减少,2013年开始将尧渡镇同水系相邻的查桥、管山、毛田3个村纳入观测点内,3个村人口近5 000人,牛存栏200多头。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调查 每年5—6月,对观测点内的牛、羊、散放猪,取定量粪便,用直孵法进行一粪三检,发现毛蚴即判为阳性。比较不同畜别之间感染率的差异。

2.2 家畜血吸虫病感染强度的比较 对粪孵中有毛蚴出现的粪样,各取50g进行孵化,在1、3、5h后观察,待毛蚴出现处于高峰时,进行计数,以毛蚴1~5条、6~10条、11~20条以上,分别判为“+”、“++”“+++”“++++”。根据毛蚴条数确定感染强度并比较不同畜别感染强度的差异。

2.3 家畜不同年龄段感染状况 受检牛分为Y≤3为小牛,32.4 家畜放牧行为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家访,了解放牧家畜的种类、数量、放牧时间、地点及范围,放牧习惯及方式、家畜活动的规律,分析家畜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方式。

2.5 外来家畜的调查 与家畜放牧行为调查同步进行,了解毗邻乡村家畜及购进家畜对观测点内区域的污染程度及影响。

2.6 野粪调查 每年9月在家畜经常放牧场地或居民点附近,随机取1~2处,100m×100m区域,收集所有粪便,用直孵法进行一粪三检,调查野粪的种类、数量及阳性率,以推断传染源的主要畜别。

2.7 螺情调查 每年4月,卫生部门在江湖洲滩进行螺情抽样调查,查出的钉螺全部压片镜检、计数活螺数、钉螺密度、阳性螺率。

2.8 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调查 通过东流镇血防组、查阅资料、了解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急感人数及人群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方式。

3 调查观测结果

3.1 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调查 家畜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见表1。

3.3 水牛血吸虫病感染强度比较 由表3可知,阳性牛中以轻度感染居多,和过去比较感染度大幅降低。2011、2012、2015年未发现阳性。

3.4 家畜放牧行为调查 观测点内的家畜主要有牛、羊、猪、犬和猫等。观测点6个村的部分草场被开发,城东、张岗牛多在田间地头和丘陵岗放牧,多为早晚放牧,红叶村、管山村、查桥、毛田的羊大多圈养,少量放牧,牛以放牧为主;猪全部圈养,犬、猫看家,很少到湖、洲滩。

3.5 外来家畜调查 观测点内农业生产以机耕为主,江、洲、湖滩大部分已开发,毗邻村存栏牛也很少。红叶村有部分回民居住,虽然前期大部分牛已淘汰,但回民的饮食习惯和随着人们对健康牛肉的市场需求,再加上观测点内的草场资源丰富,有部分村名特别是回民从毗邻地区购回牛和羊养殖。

3.6 野粪调查 由表4可以看出,通过野粪调查,表明牛是主要传染源。

3.7 螺情调查 螺情调查情况,见表5。

3.8 人群血吸虫病血检感染率调查 据了解,血检阳性人群中,80%以上是农民,其次是学生,主要是因为生产和游泳接触疫水所致。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见表6。

4 主要防治措施

4.1 做好存栏家畜的查治工作 6月份、11月份对点内存栏牛进行粪检,未查出阳性牛,11月底对观测点内的牛羊进行普治,并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并完善家畜治病档案资料。

4.2 加强传染源的管理 引导养殖户不在人群活动频繁的有螺地区放牧,在有条件的地方划定安全放牧区,引导群众做好安全放牧,从而减轻传染源对环境的污染。

4.3 强化部门联动 加强比邻地区的联防联控工作。

4.4 调整种植业结构 实施水改旱,水旱轮作,推广种植新技术,减少群众接触疫水的机会;抓养殖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水禽养殖,降低易感动物存栏。

5 经济效能与社会效益分析

农业部血防观测点在东流设点以来,对血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控制血吸虫病传播以及指导针对湖沼型地区血防工作有着可供借鉴的作用,发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能,一是观测点内人畜血吸虫病疫情大幅度降低,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采用水改旱、沟渠硬化、江洲湖滩开发等措施,既降低了疫情又增加农民收入。

6 结语

6.1 家畜查治病工作是血防工作的基础 控制畜源性传染源是工作根本,因而要确保查治质量,保证查得准治得实。

6.2 继续坚持“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防治方针,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6.3 农业综合血防治理措施效益正逐步体现 主要表现在近两年观测点内的查到阳性畜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家畜放牧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存栏大幅减少。

6.4 加大资金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疫区的农业综合治理,同时做好已建成的农业血防工程维护,发挥其作用,巩固取得来之不易的血防成果。

6.5 加强血防健康教育宣传 特别是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血防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利用各种会议,采用印发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血吸虫病的危害。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调查血吸虫病家畜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肉牛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牛血吸虫病的流行与诊治
胃食管反流发病相关因素与治疗分析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村社区2000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例牛血吸虫病的诊疗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