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1世纪高男高音中国之发展

2016-05-30 13:02秦杰
艺术评鉴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国声乐

秦杰

摘要:高男高音(countertenor)又称假声男高音,是男声演唱音域最高的一种男高音,声音近似于女低音、女中音或者女高音,假声男高音的音域甚至可以达到女高音和女低音的重叠。其通常意义是指用假声进行演唱超出常规成年男声音域的特殊男高音,是声乐专业里的一个声种,假声男高音的演唱除了歌唱者本身的先天条件外,还需要靠特别的声乐训练。假声男高音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一个声种现已传入中国并落地开花。

关键词:高男高音 中国 声乐 阉人歌手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6-0105-03

一、高男高音的历史背景

据考证,高男高音的前身是公元4世纪末期的“假声歌手”(Falsettist),公元367年劳第契阿会议之后,天主规定人民在宗教集会上歌唱的严格教条,宗教演唱交由受过训练的唱诗班负责,再加上“妇女在教堂必须保持缄默”的显示男性主权的禁条,因此唱诗班的高音声部就需要声音清脆嘹亮男童演唱。但是受于男性第二性征发育的限制,男童不得不面临变声期的过程,变声过后,原来清脆的声音音质会变得不自然并且假声音色暗淡空泛没有力量,并且容易受到音域的限制,但是,来自于西班牙的阉伶歌手(Castrato)可以达到女高音的音域,音色优美并且声音有强大的气息支撑。有学者考证,他们需要以一种“阉割”的方式阻止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保持童声。由于他们高超的演唱技巧,自然而然,阉伶歌手取代了假声歌手在宗教演唱的地位。阉伶歌手具有高超的演唱技艺,因此他们使16、17世纪的歌剧蓬勃发展。

但随着时代的递移,人们逐渐意识到“阉割”是一种极其不人道的手段,所以,阉伶歌手注定成为历史的灰烬。据记载,高男高音最早出现于公元6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欧洲古乐运动的盛行,高男高音开始演唱早期的声乐作品而重新走上古典音乐的舞台。现代的高男高音保留了阉人的发声技法,经由特殊的训练,使没有经过“阉割”方式的男性也拥有了清亮美妙的音色,现在可以在许多的宗教或神剧的音乐中发现。近几年来也有作曲家将这种角色再度放进歌剧中,包括一些中国的歌剧。

这种特殊的声乐演唱声部在中国的发展相当的晚,在21世纪初才逐渐传入中国。而且在中国的发展也是相当坎坷,最初这种声部进入中国声乐各大赛事时,因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而饱受争议。除了争议之外,这种独特的声部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学者们通过我国诸如肖玛、李梅里等假声男高音歌唱家的演唱表演,同时也包括一些高男高音声部作品的横空出世,例如由高为杰作曲、肖玛演唱的《元曲小唱》等,使得一些学者逐步开始了对这一特殊唱法的研究,包括对高男高音的声音技术、艺术审美、风格特征、历史沿革等的研究,逐渐揭开了这一唱法的神秘面纱,也让这一唱法逐渐使国人接受。

二、高男高音的历史研究

高男高音起源于公元六世纪的意大利,国外对假声男高音的演唱技术和演唱风格的历史发展研究较为完善,由于假声男高音的起源和发展均在国外,所以究其发展史,国内对高男高音还知之甚少,大量的研究还停留在外文翻译层面,所新写成的文章或者专著主要停留在对读者的普及层面,对于假声男高音的發展历史新的研究还很少。以下为主要专著的介绍。

《欧洲声乐发展史》①是一部为欧洲声乐发展史巨著,纵贯古今,内容包括歌剧、艺术歌曲的发展,多种学派的形成、技术方法、教学体系、理论著作、科研成果诸多方面,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对高男高音的发展研究。

《西方声乐艺术史》②了西方的声乐艺术的发展,全书共分为三章,第二章第二节就对假声男高音的出现以及发展就做了详尽的阐述,同时也阐述了阉伶歌手和假声男高音的区别。

三、高男高音的演唱方法研究

高男高音作为一种特殊的美声声部,这个声部能够演唱的人也是非常的稀少,目前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假声男高音歌唱家也不超过100人,比较著名的包括德国的假声男高音安德烈斯·舒尔、非常著名的法国假声男高音菲利普·贾鲁斯基,这一声部是男生用假声进行演唱,所以具有异于常规声部的难度和技巧,但同时其具有独特的演唱的魅力和艺术表现力。近年来由于中国一些假声男高音歌唱家的出现,包括中国首位假声男高音肖玛和中国假声男高音李梅里等。包括肖玛在内的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逐步对这一特殊的声部的演唱方法以及其演唱风格的探索,并且还有国内一些老师在考虑培养假声男高音。以下是对假声男高音演唱方法研究的几篇代表性文章。

《关于假声男高音现象的探源与思考》③男高音的起源、发展和培养三个方面对假声男高音进行阐述,其中也对假声男高音的演唱方法培养进行阐述,简析了假声男高音与阉伶歌手的区别。

《论高男高音的艺术实践》④是假声男高音结合演出实践对假声男高音演唱方法进行剖析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通过高男高音声部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高男高音声部的演唱特点、高男高音的舞台实践等方面对此高男高音演唱方法阐述。

《论高男高音的艺术感染力-新西兰巡回音乐会有感》⑤是肖玛老师通过对演唱高男高音的艺术心得体会从而对高男高音的演唱方法进行阐述,认为假声男高音除了传统声乐培养中的对气息、音高、节奏的培养之外还有应该对音色的控制方面,特殊的头声运用方面进行训练。

四、高男高音的艺术欣赏研究

高男高音作为一种特殊的声乐声部,从传入中国以来就饱受争议,就争议根本,包含了对假声男高音是通过男人的声带而发出具有女性柔美特征的声音以及把假声男高音和反串演唱以及同性恋者归为一类进行看待等几点。然而这一声部在国外却发展不断,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将假声男高音这一特殊声部纳入自己的声乐作品和歌剧作品中。由于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假声男高音的出现,以及这些假声男高音将例如《我住长江头》《杏花天影》《玫瑰三愿》《红豆词》《那就是我》等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目前国内对这一特殊声部也已经普遍接受,许多学者对此的美学评价也愈来愈高,认为这一美声演唱声部也具有明显的艺术欣赏价值。

《高男高音回归舞台的思考》⑥作者就假声男高音重返艺术舞台这一现象,对假声男高音的这一声部的艺术美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源自中世纪欧洲的高男高音演唱近年回归舞台,使得高音C、高音D不再成为男高音遥不可及的演唱技术,那些高男高音的角色也不再由女中音或女高音所代替是对高男高音的肯定,假声男高音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聆听穿越时空的第三种声音 拉莫:高男高音歌剧咏叹调》⑦是一篇通过拉莫的高男高音咏叹调的介绍、欣赏来阐述高男高音的美学体验,作者认为高男高音非常难得,并且也给予了“高男高音是穿越时空的第三种声音”的较高评价。

《他以特殊的歌喉动人—记高男高音歌唱家戴维丹尼尔斯》⑧《再现纯净、辉煌的历史遗声—高男高音麦克斯伊曼纽尔参齐兹》⑨《中国高男高音歌唱艺术新领域—以肖玛的歌唱艺术为例》⑩这几篇文章均是通过对假声男高音歌唱家人物的刻画、生平的描述来对高男高音的艺术魅力进行阐述。

五、高男高音在中国的舞台以及教学实践

高男高音在中国的舞台实践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作为中国首位假声男高音歌唱家的肖玛,使假声男高音在中国的舞台实践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例如《元曲小唱》的出版、歌剧《日出》《永乐》的演出,不难看出这些均是运用民族文化特色而创作产生的音乐作品,对假声男高音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国内各大赛事假声男高音的参赛也使假声男高音逐渐键入了公众的视野。

在假声男高音的培养方面,包括贵州师范大学肖玛副教授、广西艺术学院揭冰教授、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杨岩老师等都在对假声男高音的培养进行初步探索,并且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假声男高音在国内外各声乐大赛上获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使国外的学者看到了假声男高音声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总之,高男高音从公元六世纪诞生至今,历来鲜有优秀的假声男高音歌唱家,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国内一直以来难以发展。近年来思想的解放讓这一特殊的唱法逐渐在中国声乐界占有一席之地,如今这一声部在中国声乐发展还仅仅是一种萌芽发展状态,但是,这种难得的艺术珍宝定会在中国的土地上更加蓬勃发展,作为音乐学习热爱者,我们也应该努力创新,创造出属于我国民族特色的高男高音特有的演唱形式和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逐渐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男高音艺术形式,为中国高男高音在世界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树立新的里程碑!

注释: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3]揭冰:《关于假声男高音现象的探源与思考》,《音乐创作》,2008年第11期。

[4]肖玛:《论高男高音的艺术实践》,《民族音乐》,2012年第4期。

[5]肖玛:《论高男高音的艺术感染力——新西兰巡回音乐会有感》,《歌唱艺术》,2013年第1期。

[6]于佳:《高男高音回归舞台的思考》,《飞天》,2011年第12期。

[7]徐乐娜:《聆听穿越时空的第三种声音 拉莫:高男高音歌剧咏叹调》,《音乐爱好者》,2008年第12期。

[8]张雄:《聆听穿越时空的第三种声音 拉莫:高男高音歌剧咏叹调》,《歌剧》,2007年第8期。

[9]康啸:《再现纯净、辉煌的历史遗声——高男高音麦克斯伊曼纽尔参齐兹》,《歌唱世界》,2014年第5期。

[10]沈承宙,徐秀莹:《中国高男高音歌唱艺术新领域——以肖玛的歌唱艺术为例》,《解放军艺术学院报》,201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中国声乐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怎样在声乐演唱中做到“以情带声”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