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独特体验 追求高效课堂

2016-05-30 11:28李海燕
甘肃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自然段重点语文课堂

李海燕

【关键词】 语文课堂;体验;转型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73—01

一、语文课堂上为幸福的含义求解

给学生上《幸福在哪里》那一课至今还让我感慨万千。学生都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故事情境之中。每个孩子都在认真默读、圈点勾画、做批注。话题由马文丽同学引起,她说:“1-5自然段写孩子们由亲身经历感受到了幸福来自于劳动”;闫思宇抢着说:“她说的不全对,1-5自然段写的这三个人当时还是小孩子,首先是年龄使他们不可能将幸福理解得这么深奥,更主要的是这部分内容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的是劳动的愉快和带来的快乐。紧接着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李杰说:“最让我感动的是第5自然段,‘愉快地、心满意足的、观赏这几个词,通过这几个词我仿佛看到那三个孩子满心欢喜、骄傲自豪地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杰作,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满足感、从心眼里喜欢劳动。”杨德林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同意闫思宇的看法,第一部分突出的是孩子们认为劳动是愉快、开心的事,为下文他们长大后通过从事不同的岗位工作为别人服务才深刻体会到‘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真正含义,这种体会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应该先是劳动的愉快后是劳动的幸福体会,这才符合事情发展的规律。”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同学们为他们精彩的解答而鼓掌,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达到的深度而喝彩!

他们表现让我诧异而又欣慰。没想到经过一年多的课堂实践,学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课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二、我们的课堂在转型

(一)以自主学习为主体的课堂的转型

不论是杜郎口学校倡导的以导学案为辅助方式的提前预习、自学为主的模式,还是江阴学校提倡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以学生的读练活动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思考和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着这种转变。这些惊喜和收获来自于向高效课堂的转型。如教学《修鞋姑娘》、《为了他的尊严》等以叙事写人为主的课型,可以让学生在老师提出的阅读要求下自主学习。先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找准重点段落细读,然后在重点段落中划重点句品读,接着在重点句中圈点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句结合时代背景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感悟,将自己的理解感悟做批注,最后交流补充。以此达到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整个流程把课堂教给学生,这是努力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课堂的转型。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的转型

我感触最深的是:1.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时,老师就不要按教学设计继续进行,而是马上调整学生的情绪,或者激情朗读,或者说几句幽默风趣的话,或者让其他学生来一段表演等等;2.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要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起来。学生悄悄说话,做小动作,这有可能是老师自顾自的讲教案上的内容,把自己放在主要位置上,没有关注学生的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反应,没有学生的活动,学生长时间听讲就会感到听觉疲劳和索然无味。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变化你的音量,使你的讲解抑扬顿挫唤起学生的听觉意识,或走到学生身旁轻拍一下他的肩膀,或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高明的教师会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高度的信任感,学生就会对你的课堂感兴趣。

(三)以形成能力为主体的课堂的转型

由“理解内容为主”到“能力为核心”。小学课文内容包罗万象,像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只有一个地球》这种课文,让你马上联想到地震、地理、天象这些科普知识体系。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这样的课文只要学生大体知道意思即可,没必要探究地震、地球的形成及太阳光的产生这些科学知识,若把地震、太阳光的形成作为课文内容理解的重点就有所偏差,也没必要。比如我上完《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后,就写到:我在课前认真地阅读了教材说明书,准确把握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特别留意了说明书上提到的“要防止把课文上成天文知识课”。我们知道在课中讲天文知识再配上色彩斑斓的星星图片,学生肯定极感兴趣,比上纯语文课的课堂气氛定会好的多。课上让学生初步了解天文知识后,在学生的思维还处在想进一步进入奇幻的天体想象中的兴奋状态时的临界点前戛然止步,很巧妙地将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学习的兴趣牵引到“纯语文”的学习中来。重视的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形成语文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的观念转变。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自然段重点语文课堂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美丽的秋天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