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

2016-05-30 03:34赖阳
时代汽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维修诊断标准化

赖阳

摘要: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还未真正落实到市场的各个领域中,不管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4S店,还是独立维修的汽车实体店,所采取的方法都是试件维修法,通过一一排除故障来发现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强化技师们对维修诊断技能的培训,并提升其对维修标准化的认知程度,充分借鉴国内外标准化的经验,从制度、流程、作业程序与运营管理等方面指出了汽车维修标准化的方法,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向标准化方向不断发展。

关键词: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

自2015年2月开始,国务院办公会议提出,优化汽车维修诊断标准体系,完善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管理,必须抓住目前汽车维修标准化过程中的问题。一方面,汽车维修标准条款内容与汽车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脱节行为,现行的汽车维修标准标龄过长问题十分明显,表现在修理工艺、规范性和产品与维修诊断标准化的技术要求不符合,严重制约了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的提高,导致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丧失了指导与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的标准缺乏系统的统筹协调,受发布时期差异与标准内容的局限性,导致汽车维诊断修标准在内容、要求上存在着差异,其标准条款技术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着力改变目前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应从系统角度全面分析制度、流程、管理、作业程序与运营维修提出了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的体系范畴。

1汽车维修诊断的管理标准化

从事汽车技术岗位,需要维修诊断的标准化,从维修基础性工作出发建立健全维修管理性标准,建立健全修理工艺标准,提升其规范性全面维修汽车设备产品,立足于现有的汽车维修诊断化问题形成汽车维修诊断标准的体系框架。其一,把握好现阶段汽车维修诊断过程中所需要商榷和解决的问题,解决好标龄问题,强化标准条款内容,立足于汽车技术发展提升汽车修理工艺与汽车维修标准的规范性,把握好技术要求与规定要求全面推进汽车维修业的发展,提升汽车维修诊断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汽车维修诊断标准的指导与监督作用。其二,统筹规划好汽车维修诊断标准的管理体系,突破现行汽车维修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改所制订的维修标准,在把握好维修诊断标准内容的基础上避免和杜绝维修标准的重复与差异。其三,提升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在维修标准总量中的份额,规范汽车维修诊断市场,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标准体系,切实规范和指导汽车维修诊断的全作业,并强化其汽车的监督与维护作业,全面提升和保证汽车维护诊断的质量,从汽车安全、环保等方面严格制订汽车维修诊断的控制与评价方法,从增强维护工艺的规范性出发,强化汽车工艺装备的技术性要求,从而充分发挥汽车维修标准的采标率的作用,合理引进国外汽车维修服务规范和维修方法与工艺,从新材料和新设备强化汽车的维修与检测。

2汽车维修诊断方法的标准体系选择

要建立健全维修诊断标准化体系,必须把握好汽车故障现象,立足于各设备的差异性采取科学的维修诊断方法,并充分利用检测工具的作用,采取智库支持,切实解决好汽车维修诊断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其一,应深入分析汽车机械设备与发生故障的各种原因,综合考虑各种问题与设备因素,以可操作性为导向设计出最优化的汽车诊断维修方案,并增强维修诊断方案流程的具体化,拟定好维修诊断方案流程,逐渐对汽车机械故障进行排除,并对维修案例进行逐一总结和归纳,完善好维修诊断的故障解决方案智库。其二,应正确理解和把握好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的内容,以故障现象为依据,把握好故障的各种问题,并以控制单元为中心构成系统性的维修诊断框架,不断进行逻辑理论推演,以仪器测量为辅助手段通过人工经验、仪器设备诊断法与自诊断分析法等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强化汽车诊断维修,因为汽车维修诊断问题存在着复杂的关联性,只有不断总结汽车维修诊断过程中的疑难故障问题,才能找到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并立足于症状诊断做出整体分析对汽车设备进行具体的分析维修。其三,强化汽车维修诊断方案流程的设计,充分发挥维修工具的作用,以智库数据作为支持,综合考虑和设计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从诊断维修流程出发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做好汽车故障的解决方案智库,从而根据所拟定的方案出发逐步对汽车机械故障进行排除和总结,进一步完善汽车故障的解决方案。

3汽车维修诊断标准的配套性体系

科学制定汽车维修标准内容,突破综合性多项内容“大”标准的问题,合理构建和制定单项内容,全面提升汽车维修診断的标准涵盖范围,从技术要求出发强化汽车维修标准的规范,把握好汽车维修诊断的配套性原则,细化和深入进行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体系建设。其一,以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实施的效果为基础,不断检测和试验,增强汽车维修诊断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提升和强化检测试验方法,全面增强标准条文中关于汽车维修诊断的性能与质量评价检测,从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出发进行检测试验,把握好检测试验条件与新技术领域,合理利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强化其在汽车维修诊断领域的应用,增强对汽车安全设施与技术方面的诊断。其二,必须做好汽车维修诊断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从汽车排放、噪声等角度出发将其纳入到汽车维修诊断的标准化体系中,细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要求,对汽车维修过程中的焊接技术要求与人员安全进行规划,做好电子技术、焊接技术与安全技术在汽车维修诊断领域的细化工作,全面制定汽车维修诊断标准,不断细化和补充汽车维修诊断标准,从技术标准、测试标准等出发增强其与汽车维修诊断设备技术的配套性设施,确定好汽车维修诊断的基本标准层次与领域,进一步确定维修诊断技术与仪器设备标准间的合理匹配。其三,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强制汽车维修诊断的故障码分析标准化设计,通过诊断仪对故障码进行读取,建立起汽车维修故障码的分析标准,有机结合故障类型、环境参数与故障现象,全面制定汽车维修业的维修诊断标准,多方面、多层次增强汽车维修诊断的产品性、工艺性与技术管理方面的标准。

4结论

综上所述,汽车维修诊断在标准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着条款内容与汽车技术发展过程不符、现行的汽车维修标准标龄过长、修理工艺的规范性与标准性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没有充分发挥其指导与监督作用。因此,应从汽车维修诊断的管理标准化、汽车维修诊断方法的标准体系选择与汽车维修诊断标准的配套性体系出发全面制定和落实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

猜你喜欢
维修诊断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