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6-05-30 20:37阮刚
亚太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思品课渗透心理健康

阮刚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孩子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事物的接触、观察以及身边环境的影响,逐渐会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阶段,教育工作者需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在学习优秀的道德品质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长为人格完整的优秀少年。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就如何在小学思品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帮助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心理健康;渗透

小學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还未成熟,对许多事物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在他们成长的路上做好领路人,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同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克服心理上的不适与障碍,使之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勇气迎接挑战并愿意努力付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当前小学思品课中,大多数教师只是根据课本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思想观念与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教导学生应该树立优良的品德,例如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等等,这些观念虽然能帮助学生从小就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但却忽视了其心理状况,倘若学生在遇到成功或失败时,不能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就容易增加心理上的负担,影响其长远发展[1]。因此,在小学思品课上,教师需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同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以积极乐观的太对来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主观问题

主观问题即为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性格特点、个人认知和情绪等等。有的小学生性格比较沉闷,遇到困难不愿意寻求帮助,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力量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便容易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上分心,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还有的学生过于活泼好动,情绪波动较大,当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心情可能会过于激动或膨胀,而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则易怒、暴躁,无法静下心来面对问题,长此以往,不利于其完整人格的顺利形成。

(二)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倘若家庭氛围不和谐、亲人之间矛盾不断,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些不利影响[2]。同时,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倘若学风和校风不正,学习压力过大、班级氛围不和谐,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3]。

二、小学思品课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方法探究

(一)运用哲理故事,触动学生主观感受

思品课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教师需充分挖掘这些隐含的信息,并积极寻找教学素材,使学生能在心灵上得到触动。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寻找相关的寓言故事或哲理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先给大家讲故事,一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去,二来也使晦涩难懂的道理变得简单明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讲完故事之后,教师再引出相关的道理,使学生能从事例中真切感受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心理建设上的不足,并积极的去改变,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去学习、去生活。

(二)针对客观环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正确指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能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发挥创造力,主动迎接考验和挑战。思品课是对小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引导,这不止局限在课本中,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同样应该渗透心理健康内容。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教师要积极的鼓励他们开拓思维,勇敢的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即使失败也不可怕,重要的是促使自己养成敢于面对困难的好习惯。同时,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创造更多辉煌佳绩。总之,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教师的鼓励不可或缺,是学生成长路上有力的助推器。

(三)因人而异,根据主客观不同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每个学生在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上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们的主观感受,带领学生们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之外,还需观察和了解每位学生的客观情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使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的同时,也能在个性发展中不断成长。在课下,教师应增进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或心态,并给出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调整心态,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也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其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坚持努力,主动寻求帮助,以在学习和其他方面取得更多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思品课教师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起重视,只有在健康的心理支撑下,学生才能无负担的进行学习,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在学习上取得更多成绩,同时,也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阳光积极的一面,形成健康的人格,助力于未来更加长远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建青.论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14,08:30-35.

[2]张小平.谈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9,02:114-116.

[3]王求知,王斌.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验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1:125-126.

(作者单位:兰溪市马达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思品课渗透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体会
为思品课插上爱的翅膀
乡土资源给力生动思品课堂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