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实践教学研究与体会

2016-05-30 03:25周琦
亚太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体会护理学实验课

周琦

摘 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中实践教学的研究与体会,为优化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护理专业1、2班学生共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60名。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应用改革后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案,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成绩及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学生的教学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中采取改革后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教学成绩,增强学生自信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实践教学;研究;体会

《妇产科护理学》这门临床课程专业性、操作性、技术性及实践性要求都是非常强的[1],实验课实践教学应该要有病人的配合,因妇产科的患者不同于其他科室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一些病人往往不愿意配合护理人员,造成实践教学非常抽象。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期之后,因不熟练的操作技术常被患者拒绝甚至辱骂,明显影响了实习护士的心理状态,对实践教学成果造成影响[2]。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因而我院本次实施了改革后的多元化教学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1、2班学生共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学生60名,年龄17-20岁,平均年龄(18.7±1.63)岁,其中55名女生,5名男生;对照组学生60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0±1.46)岁,其中57名女生,3名男生。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教学模式,而研究组学生采取改革后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具体如下:模拟会谈,老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在《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上的心理感受与体会;分工扮演角色,将60名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每个人各自承担自己的角色;标准化模拟病人。实验课上按照教学目标,分别让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思考如何进行护理。例如模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人员则需马上观察病情,对症护理治疗,以免出现癫痫,家属多与病人聊天沟通,缓解心理生理压力,有利于使孕妇维持愉快的心情,最终慢慢战胜疾病;小组讨论法,例如讲到护理分娩异常的妇女时,让学生多查阅产妇焦虑不安的临床资料,分组探讨如何进行护理,老师多鼓励学生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借助现代化教学方法例如:进行多媒体教学,组合声音、文本、图像及视频,选择两维动画显示等待。例如当期在讲异位妊娠的病情时候,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抽象,不直观,老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效果将受精卵着床位置清晰显示出来。

(三)判断标

教学考核成绩由检查妇科、测量骨盆、检查腹部、擦洗会阴及灌洗阴道等5方面组成,每项各20分,满分100分,算出各组平均分。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率100%。问卷内容包括教学后操作技能是否提升、理论知识是否加深、沟通能力是否提高、学习兴趣是否激发、思维是否得到锻炼等。

(四)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由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平均分的对比

研究组学生平均分为(95.36±4.37),对照组学生平均分为(90.68±3.83),研究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数据见表1。

(二)两组学生接受教学满意度情况的对比

研究组学生28名十分满意,28名满意,4名不满意,而对照组学生24名十分满意,24名满意,12名不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三、讨论

实验课实践教学属于护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毕业需求,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关键是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3],增强学生动手操作水平。但现阶段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均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轨的问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本次我校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相比较于对照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发现多元化教学的研究组学生平均分为(95.36±4.37),对照组学生平均分为(90.68±3.83),研究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得到学生一致好评,可知常规单纯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妇产科护理专业实验课的需求了,多元化教学模式更为受欢迎。其中模拟会谈使得同学们不单学到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也增强处理一般常见病例能力,感觉自身作为一名专业护士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有利于激发学习信心[4];而进行角色扮演不但会使学生印象加深,在分配角色的同时,也使教学与实习岗位之间的距离减短;标准化模拟病人可以深入的与病人进行心理方面的交流,懂得从病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提高了标准化病人的处理能力;小组讨论法借助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在交流探讨中提高见识,促进全方面进步发展;另外,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简化原本复杂冗长的专业内容,理解上去更为直观,教学知识点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更为一目了然,提高教学效果[5-6]。

总而言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的努力,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挖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利因素,推动妇产科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妇产科护理实验课的实践教学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及医护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海燕.我国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39-40.

[2]颜春英,李红,黄坚,等.SSP与PBL整合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3276-3277.

[3]张晓云,厉瑛,张静.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组织与实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2):1823-1825.

[4]丁艳萍,郭珊珊.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护理研究,2012,26(3):750-751.

[5]桑美丽,段丽珍,陈静.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护理技能教学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86-87.

[6]赵嘉,陈盛智,陈运香.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4):86.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体会护理学实验课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