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学科建设中实践教学体系转型研究

2016-05-30 06:32光昭光昕
亚太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光昭 光昕

摘 要:当今社会要求人才的培养以应用型为主,学生应当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熟练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物流行业是我国八大支柱行业之一,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了提高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构建一个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在分析目前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最终目的是构建一个完善的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旨在为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应用转型;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物流管理专业

一、引言

物流管理实质上是对社会和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从而实现企业或社会每项物流活动都能够实现最佳的运作,以达到抵达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和物流营运效率的作用,实现物流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我国的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其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整体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根据某项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名义同比增长11.6%,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必定需要相对应的物流管理人才保证其良好发展,因此我国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十分重要。

二、目前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1.忽视实习实训。从目前的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发现虽然有部分应用型高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训基地,不管是从软件还是硬件方面的建设,甚至还有部分应用型高校甚至建立了立体仓库实验室等等,这从侧面也能够反映出目前部分应用型高校已经认识到实训的重要性。硬件设备的完善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有着积极意义[1]。但是,从学生的实习实训的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无法对学生校外的实习实训起到一个良好的管理作用,教师带队实习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忽视实践操作。目前的实践操作,高校在软件方面的建设都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软件等方面的知识更加全面。但是从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发现,由于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高校在建设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3.忽视实践师资。现代化物流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包括系统理论、信息理论、管理理论和控制理论的等学科。目前教师都已经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能够清楚物流所有流程、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教师比较缺乏。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项强调实践性的专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具备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根据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各应用型高校的师资都不能很好的实现又讲授理论又充分进行实践教学。

三、转型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机制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中心。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政策推进的宏观环境下,调整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开发综合能力三个角度考虑,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就需要高校精准制定和高效开展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的教学,想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就需要加强学生物流认识实习、开展企业物流模式实训、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可以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型实训项目等,在这样一个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中,高校一定要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开展丰富的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方面,需要在充分利高校现有的实训基础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训。

高校在构建这样一个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以物流企业所需人才作为培养的出发点,充分了解用人企业的岗位要求能力,构建一个围绕物流管理专业为主题的整体性教学体系。

图1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基本上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持续的增长需要更多的物流管理人才助力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2.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学校实训中心的投入。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用人单位要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加大经费、人力、物力的投入是一项直接、有效的方式[2]。以某地方学院为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投入超过30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总面积达到500平方米,整个实训中心支持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一体化,中心分为两大部分物流设备实训区和软件实训区,硬件设备十分完善,包含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动分拣系统、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RF手持终端、打包理货系统、POS零售商系统、重型托盘货架、轻型货架、中型货架、物流沙盘、物流设备模型、扫描枪、条码打印机、托盘叉车、半电动堆高车、手推液压托盘车、RF手持终端、半自动包装机等等,软件方面包含供应链管理软件、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国际物流单证管理系统及物流3D仿真软件等,能够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课程一体化教学或实训教学。这样一个完善的实训中心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体会工作过程,提高其实践水平。

某高校借助该实训中心同时积极与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已经成功与顺丰速递、京东商城等物流有限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签署有关协议,切实做到让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实习,企业也可以根据学生表现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

3.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只有长期坚持不断进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才符合目前的实践教学要求[3]。例如,某高校直接与物流企业管理层人员进行洽谈,希望能够聘任该企业管理人员进入到高校作为特聘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洽谈高校与物流企业决定定期派出管理人员进入到学校中进行教学,同时以该物流企业管理人员为小组长,建立一个实训教学小组,目的在于帮助其他教师获得最先进的实训教学内容。另外,该高校还与物流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定期选派教师进入到物流企业中进行学习,通过这种相互渗透的方式不仅仅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训水平,也能够为物流企业的后期发展提供人才的保证。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总体呈现全年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由“稳中趋缓”向“趋稳回升”转变。应用型高校应培养更多的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熟练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大学生,才能够保证整个行業的发展。人才的输送需要应用型高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体系、改变理念,加大投入,加强校企联合,深化校企联合的深度与广度,真正达到双赢。只有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角度出发,全方面的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才能够达到培养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关高峰,李诗珍.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J].物流技术,2014.

[2]李艳.浅议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西安欧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5.

[3]张思颖,左志平,张晨.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武汉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科技,2015.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商学院)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育创新模式的探讨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预测实验教学研究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