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6-05-30 09:18邓阳平
南方农业·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有害生物防治林业

邓阳平

摘 要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我国的重点工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保护生态功能、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都有着重要作用。但受主客观方面问题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任务还很繁重。基于此,剖析当前我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利用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9.020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监测预报工作不完善

20世纪90年代,林业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网,各地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开始起步并逐步提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和监测点,进而使部分地区的测报工作发展迅速。但我国开展这项工作较晚,各方面条件不完善,有些地方经济基础较差,在测报网络方面投入少,导致进程不顺利,进而使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未发挥功能。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3]:一是未形成良好的硬件设施,当前各地硬件设施建设无法很好地满足现阶段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状况和相关监测工作的需求;二是监测预警形式单一、技术水平落后,针对应急性的灾害还无法完全及时判断;三是测报、监测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四是各地财政在此方面的投入有限,严重制约其发展速度。

1.2 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技术和理论成果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推广力度,在防治时仍按照以往的方式,如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这些方式会导致病虫抗药能力变强、土壤和空气环境遭受污染、误杀虫害杀伤天敌等,且往往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各地在科技上投入有限,导致防灾科技力量不足。

1.3 林业内部各部门缺乏协调,各生产环节严重脱节

现阶段,我国林业生产的各阶段都未形成很好的联系机制缺乏相互的协调,培育林苗的仅负责培育,种植的只负责种植,有些地方在林业规划时,并没有周密的部署和考虑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未形成很好地防治机制,这些因素使得我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展缓慢。

1.4 相关经费不足,相关的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由于经费不足,很多地方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相关防治人员待遇低下、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与经费投入不足有关。

2 主要对策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事关保护生态功能、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着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2.1 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相关工作领导能力

一是从全局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站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科学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想要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重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4]。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角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威胁着广大的森林资源,而森林资源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也事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相关的工作,一方面能将相关损失减少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从站在林业产业创新性发展的角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如果要提高造林进度,保护生态环境,切实提高我国林种的品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至关重要[5],因此,必须实现林业产业创新性发展,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切实提高防灾能力。四是从树立大国形象的角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多,经济风险也随之而来。若要降低经济风险,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和检疫工作[6]。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全球性的工作,我国必须高度负责,增强相关的防治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以提高国际地位。

2.2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

监测预警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坚持把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科学的监测网络,明确相关区域负责人,规范工作方式和方式,明确相关流程,规定工作时间,明确相关责任。要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有害生物,坚决避免危害泛滥才发现的情况出现。第一,要增加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制度和网络体系的建设力度。增加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购买硬件设施,提高监测点的办公条件和水平。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水平,形成自上而下的监测预警网络体系,科学合理地构建多层次监测预警体系。第二,加大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规律性的基础性研究,在实践中积累相关数据,依托科技建立起数据库,以便后查。同时,注重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相关的数据系统,充分利用加强监测预警工作能力。第三,加大对相关岗位人员培训力度[7]。面对日新月异的大数据和新技术,必须让各级人员具有与时俱进的工作水平和技术。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职业能力教育并颁发合格证,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与时俱进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具有驾驭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使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并提高对病虫害的预测准确率。

2.3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资金的投入也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关键环节。一是仍维持“谁经营、谁防治”的相关责任原则,加大国家和地方统筹资金的力度。二是地方政府应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将防虫害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三是建立社会基金制度,通过金融机构和社会募捐筹集资金,但也要密切关注相关的资金使用去向,保证资金切实落实到位。

3 结语

在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管理过程中,林业有害生物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因此,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减轻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現状及其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5(7):60.

[2]张应轩,丘建生.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4(4):67-68.

[3]庞香芝.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J].内蒙古林业,2014(4):17.

[4]李若林.略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要点[J].科技视界.2013(31):379.

[5]吴斡宁.城市园林有害生物防治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比较[J].园林科技.2012(1):33-34.

[6]王丽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277.

[7]张强,洪浇蕾,王诗翰,等.浅议新形势下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中小企業管理与科技,2012(11):194-19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有害生物防治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探讨
营林措施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作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因与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