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式的探析

2016-05-30 11:12符建昌
南方农业·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保护方式生态环境林业

符建昌

摘 要 多年来,中国的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工业经济粗放性发展理念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特别是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中国的五大发展中,将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主题,就是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林业生态保护至关重要。基于此,分析与解读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式。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9.046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内容。虽然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美国的森林覆盖面积非常大,主要在于美国政府更为注重对民众的宣传教育,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每一名美国公民的责任。由于宣传教育到位,美国公民会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有效地维护了自然环境。美国的林场也由专门的区域机构严格管理,这些机构为政府机构,会定期地到林场检查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并将检查工作向上级汇报。可见,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監督管理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1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现状

1.1 局部区域环境恶化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长期的工业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虽然近年来国家政府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依然没有阻止平均每年30多万km2的地区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且沙漠化面积依然在扩大,已超过150万km2。这个数据非常惊人,也警醒人们要正视环境恶化,并积极地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1.2 严重的大气污染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必然会以生态环境破坏作为代价,特别是重工业发展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以及含有重金属的污水,这些烟气和污水未经技术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1]。目前中国的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天数不会超过30 d,即便是沿海地区,空气质量也堪忧。可见,中国的环境保护已势在必行。

2 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1 砍伐过度

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也是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例如,中国四川是地震高发地,汶川地震达到7.8级,雅安地震达到7级。这些地区的地震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无家可归。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面积平均每年突破3 000万km2。如果不加大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中国的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2.2 林木存活率低

中国制定了造林计划,但在具体落实中,存在初期履行、后期疏于管理的现象,加之林业管理人员林木抚育管理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同时存在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必然造成幼林抚育质量存在问题[2]。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林木生长率平均为2%,而韩国和日本的林木生长率均超过3%,与欧洲和美洲国家相比,中国的林木生长率存在更大的差距,可见,林木存活率低是一个重要问题。

2.3 资源消耗大

中国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发展阶段,并将绿色发展作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战略指导思想,但大量的林业资源消耗依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林木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周期长,且林木需要在适合的自然环境中生长,这就意味着林木的种植要因地制宜,而且要不断地提高林木产业化水平。目前,中国的林木生态保护力度在加强,但在木材产业加工上依然存在着技术落后的问题,导致木材进入产业环节存在浪费,导致林业资源大量消耗。

2.4 人口因素

中国是人口大国,这也是影响林业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中国采用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地抑制了人口增长速度,但人口基数大,人口依然在快速增长,导致每年都有大量的林业资源遭到破坏。

3 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式

3.1 采取保护性建设和经营

林木属于可再生资源,要对其持续性经营,就需要做好保护性建设工作,尤其要重视科学经营。现行的自然环境保护是基于各地区原有的生态资源建立起来的,本着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原则,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恢复的关系,根据自然生长特性保护林业资源并有效利用。中国的林业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主要是由于林业资源单向性经营,重视土壤维护,忽视土壤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在林业资源的经营管理上也没有全面考虑生态规律,更没有构建系统化的保护机制。这就需要在林业管理中,注重采取保护措施。

第一,在森林的再造中采取抚育间植措施。各个地区的有关管理部门都要承担起林木后期抚育的责任,不断改善林木生长的自然环境,以促使林木更健康地生长。

第二,对一些重点的林业保护区域要采取封林措施,特别是在造林后,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有效保护林业资源,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林业保护意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当地群众参与监督才能获得良好的林木保护效果[3]。也可以采用承包到户的方法,将部分林地承包给个人,实施定期的封林保护,承包人可以获得经济补偿,林业资源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第三,林木保护要因地制宜。实施营林改造,所选择的林木要符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做到因地制宜,使林木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壤环境,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以提高森林再造效率。

3.2 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在林业资源保护上,要加大建设森林保护区的力度,重视保护区的管理。中国目前已建林业保护区超过1 600处,国家级的林业的保护区超过170处。部分保护区还立足于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以获得经济收入投入到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中。一些林业保护区的建设中,在近年来已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管理上依然存在着漏洞,特别是人为破坏严重,在林业资源的经营上依然缺乏合理性。所以,各地区的林业管理单位都要进一步加强林业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3.3 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在保护林业资源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是促进林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以促进林木快速生长,抑制林木资源砍伐速度,同时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以维护林业资源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此外,要做好林业补偿工作,对保护林业资源上有突出贡献的人予以必要的奖励,并作为典型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效仿。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实施林业资源保护主要在于人人维护、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林业生态环境持续而稳定地发展。

4 结语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的林业资源大量消耗,导致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这就需要加大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生態环境,促进林业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峰.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11):328.

[2]王研.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J].现代园艺,2016(10):168.

[3]陈飞,杨亮.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民营科技,2011(11):14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保护方式生态环境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工业遗产档案的产生背景、内涵及保护实践
land produces
浅析农业植物品种保护方式的推广
浅析联合国难民署对难民保护的方式及局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