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活力课堂构建之我见

2016-05-30 16:14李金芝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实际三维目标活力课堂

李金芝

摘要:所谓活力课堂,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无不充满着活力,即课堂气氛是活泼的,在欢快愉悦的课堂中教与学。活力课堂的构建一定离不开学生的真正参与,因为活力来源于人、来源于人的活动。因此,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不可能有什么活力的。参加和参与的含义是大不一样的。课堂教学中也并非是学生坐在下边就是参与了,如果没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参与只能算是“假的参与”,而我们所强调的具有活力的课堂必须要有学生真正参与。

关键词:活力课堂;学生实际;真正参与;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82

很多地方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在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方面进行探索。在物理课教学方面,学校着眼于课堂实效的提高,提出构建活力课堂的倡议。所谓活力课堂,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无不充满着活力,即课堂气氛是活泼的,人们在欢快愉悦的课堂中教与学。这样的课堂怎样构建呢?本文就试着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活力课堂的构建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

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课堂,一定是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所谓学生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情”,即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研究这个班级的学生情况,才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经常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要么提出超出学生水平能力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仍然无法回答,甚至经过教师的诱导后仍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教师公布了解题步骤和答案,学生仍旧一脸迷茫,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有些严重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看到活力。这样的课堂气氛会是相当沉闷的。当然,我们也发现存在着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有些问题不经过学生的用心思考,答案就会脱口而出,课堂气氛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热闹的背后,学生能力发展的怎么样实在值得质疑。也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地重复自己的口头语:是不是、对不对等,以实现和学生的互动,实际上这不是一种有效的互动,而是一种表面互动,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更谈不上什么活力课堂。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不了解,导致提出的问题或超出或低于学生的能力所致。我们强调要构建的活力课堂一定要避免以上两种极端情况的出现,既要体现思维的活力,又不能陷入表面上的热闹,这样的课堂才能有实际效果。

二、活力课堂的构建一定离不开学生的真正参与

活力课堂的构建一定离不开学生的真正参与,因为活力来源于人、来源于人的活动,因此,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不可能有什么活力的。有的教师可能认为,我们课堂教学当然有学生的参与了。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边听,这不是学生在参与吗?笔者认为,这是有学生参加的课堂,并非是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参加和参与的含义是大不一样的。课堂教学中也并非是学生坐在下边就是参与了,如果没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参与只能算是“假的参与”,而我们所强调的具有活力的课堂必须要有学生真正参与。

回归到教育理念上来,这就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同。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课堂的从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课堂教学的过程都是教师设计和导演好了的。学生只要顺着教师的思路认真听讲、深入思考就行了。如果在课堂上总是有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的意见,那么这样的学生无疑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并且个别教师还经常振振有词:到底是听我讲,还是听你说?这样的质问有没有问题呢?放在过去,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我们都觉得很正常,而新的教育理念下,这样的质问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很显然,教师这样问,还是没有弄明白一个道理:到底谁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如果课堂教学只是简单地等同于学生听教师讲,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就真的落后了。因此,我们现在的教学理念不但鼓励学生要敢于讲话,而且要善于讲话,能够平等地与教师在课上就某个问题进行交流、争论甚至争吵都可以。新教学理念下,师生关系的实质是平等的,没有真正的师生之间的平等,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地、自由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活力课堂的构建一定要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所谓三维目标就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关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最高追求,三者和谐统一,需统筹兼顾。

1. 知识目标的实现。知识目标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础,如果没有知识目标的达成,所谓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达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

2. 能力目标的达成。能力目标是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提升的,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我们要培养的能力目标。因此,学习到了知识,必须要到实践中去检验是否正确,如果不能把我们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那么,我们就成了纸上谈兵者。对于我们的物理课来说,有一项能力是必须要强调的,那就是进行物理实验的能力。在物理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毕竟在中考中,我们的实验还是占有一定的分数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们所说的三维目标的最高目标。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这一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学习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这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任何一堂课,如果只关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引领的话,都不能算作一堂成功的课,更不要说是一堂高效的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构建有活力的课堂必须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学生的真正参与,要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三者缺一不可。

(作者单位:河北省华北油田一处中学 065000)

猜你喜欢
学生实际三维目标活力课堂
小学体育教育要与时俱进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活力性教学探究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情是语文教学的魂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