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上有学问

2016-05-30 10:48孙世杰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跨步向心力双臂

孙世杰

各项体育运动都是遵循一定的法则进行的,而且它们也有各自的动作要求,这些法则和要求又都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并严格遵守自然界的有关规律。了解这些,对青少年体育爱好者尊重科学,发展思维,提高运动成绩,锻炼成才,都是十分有益的。

2012年6月3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栏,刘翔以12秒87的成绩夺冠。不过由于比赛时风速达到2.4米/秒,这个成绩并没有被承认为平世界纪录和破赛会纪录,但仍是超风速下的世界最好成绩。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风向、风速对许多田径运动项目都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短跑、跨栏等径赛项目影响很大。空气阻力在人跑步时总是存在,并且跑的速度越快阻力就越大。但是,当顺风时,风速越快阻力就越小。因此,运动员在顺风中跑,不仅身后加了风力的帮助,而且身前又减少了空气的阻力,这一加一减对运动员的帮助甚大,可使运动成绩提高较多。反之,成绩就会明显地降低。

据研究,如果在静风中运动员用10秒跑完100米,在2米/秒顺风情况下只需9.84秒即可跑完,可逆风2米/秒时则需10.16秒。两者相差0.32秒,而人类100米成绩提高0.32秒需要好几十年的时间。

所以,田径比赛规则上规定:距离200米和200米以下的径赛以及跳远、三级跳远等项目,凡顺风时平均风速超过2米/秒者,所创纪录不予承认。

有位叫奥廉斯的短跑名将在一次国内比赛中获得百米冠军,但成绩提高不快。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教练发现他的主要毛病是双臂摆动成“八”字形,一直难以纠正。一天,教练严肃地要他与自己的儿子比赛百米短跑。比赛在跑道上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要奥廉斯的双臂屈起抬平后,采用同时前摆、后摆的姿势;第二次要他采用屈臂同向左右横摆的姿势;第三次要他采用直臂前后摆动的姿势。而要求他的儿子用正确的摆臂姿势赛跑。三次比赛,结果奥廉斯三次败北。发现问题后,奥廉斯从此纠正摆臂姿势,他的短跑成绩于是突飞猛进,在国际比赛中经常名列前茅。

大家知道,跑的动作主要是靠腿来完成的,即抬腿前摆、落地支撑、迅速后蹬和腾空跨步。但是,人体是个整体,腿的四个动作过程都是为了推动整个人体的运动。因此,两臂必须配合两腿动作协调地摆动,维持身体平衡,确保运动员用全部力量推动身体重心向前迅速移动。

物理学告诉我们,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位置就在其几何中心上;可以用实验方法与计算方法来确定;重心位置将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它可以在物体的体内,也可以在物体的体外。

人体在外形上可以做出千姿百态,因此,人体活动时的重心位置是不固定的。运动员要跑得快,就必须使身体重心在跑进过程中沿一定的直线或弧线迅速运动。这样,就需要两腿的跨步动作来推进重心运动,以及用双臂摆动来协调配合。奥廉斯采用第一种双臂同时前摆、后摆的方式,使人体的重心一会儿向前进,一会儿向后移,不仅影响了身体的平衡和重心的前进速度,而且还使腿的后蹬动作紊乱,直接减弱了腿部后蹬的力量;采用第二种双臂同向左右横摆的方式,也会在跑进过程中使人体重心左右晃动着前进,妨碍跑进的速度。奥廉斯用第三种双臂直摆的姿势,这对于重心运动的影响是不大的。实际上人们快步行走时双臂是自然伸直的。但是,当他急跑时双腿的跨步频率较高,直臂摆动的频率会跟不上急跑着的双腿的跨步频率。这样,雙臂摆动不仅不能对加快腿的跨步频率起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干扰和阻碍作用。另外,直臂激烈摆动是很费力的,将直接消耗他的体力,所以奥廉斯第三次也败北了。

威尔逊与汤姆都是本国最出色的田径运动员,可是,有一次在地区性的运动会上,两人在拿手的400米竞赛中都名落孙山。他们在总结失败原因时互相埋怨。威尔逊认为,跑里圈弯小,容易发挥速度,几个弯一拐就可以把外圈的人甩下一大段了,因此认为这次汤姆失利是不应该的。而汤姆却认为,跑外圈弯大,容易跑出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前伸数”,起跑时就遥遥领先,可以“先人一步,稳操胜券”,因此认为这次比赛中威尔逊败阵是没有理由的。

两人争执了好一阵子,最后教练帮他们进行了两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先看所跑路程问题。径赛中各个项目只有在相同的距离条件下,才能测量时间,比赛跑速,分出名次。200米以上的分道跑的长度同样需要相等,由于各道的弯道半径不同,才在各道出现了不同的“前伸数”。外圈弯道的弧线最长,因此,它的“前伸数”也最大;并且,从外向里“前伸数”依次减少。跑道上各道直道部分是等长的,因此各弯道部分的实际长度也必然是等长的。从这点看来,跑里圈的人并不吃亏,跑外圈的人也不能“先人一步”。汤姆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再看弯道跑的要求。运动员在弯道上跑进可以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学告诉我们,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所需的向心力也越大;在相同速度情况下,所需的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的半径成反比,即半径越大,物体所需的向心力就小。运动员跑弯道的里、外圈时,由于弯道里外圈的半径不同,则所需的向心力的大小是不相同的。他们都是通过跑进时让身体适当倾斜来获得所需要的向心力,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跑里圈时比跑外圈更要适当倾斜一些,以便获得较外圈大一些的向心力。然而,由于里圈与最外圈的半径相差不是很大,因此,同样速度跑进时,所需的向心力也是相差不大的,对于一般运动员来说,都可以通过自身倾斜后轻松地获得。对于技术熟练的田径运动员来说,跑里圈和跑外圈都不会影响他们跑进的速度,所以威尔逊的观点是一种错觉。

(编辑 孙世奇)

猜你喜欢
跨步向心力双臂
凝聚侨胞向心力 谱写时代新篇章
马向明:双“星”交汇,打造湾区最强向心力!
我在街上走
顺应网络时代发展 向化解网购纠纷跨步
篮球运动员行进间投篮跨步起跳能力的测量与分析
双臂掘进钻车
我在街上走
ABB YuMi®双臂机器人
黄筝的诗(1首)
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