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让我的初中语文课有了活力

2016-05-30 00:17安得辉
写作(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思路原则初中语文

安得辉

摘要:实施“对分”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教师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加速各层次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对分”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路;原则

初识“对分”是在旧年的深冬时节,那时的北国已是万里冰封,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海滨小镇却是温暖如春。第一次坐飞机来到这个美丽的城市是在2015年圣诞节这天,我们甘肃田家炳中学的十位老师同乘一架班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参加对分课堂模式研讨会!很幸运,在这里认识了张教授,还有许多大学,中学的对分人们,这次海滨之行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深喜欢上了“对分”!

回到学校,正赶上学生元旦放假,我迫不及待地想学以致用。那是新年的第四天,学生们放假回来上课的第一天,我尝试了一下对分课堂,学生们好像变了个样,一下子都出声了,讨论的很积极,但总觉得,他们不够自信,有话不敢说,不善于表达似的,不过,这节课比以前的课好多了,学生们都举手发言,抢着回答问题了。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实施的效果,没有像研讨时老师们说的那样,不知道是哪出了问题?下课后,怀着这个疑虑,我大胆的跟张教授说,今天我也尝试了对分!张教授看到这个消息,马上回复我了,询问我如何实施的,简单交流之后,他更是打电话过来,跟我交流,详细询问我实施情况,经过他的指导,我才发现,原来是我这里出错了,我没有分清楚讨论的几个环节,把他们混在一起了,还好,有张教授在!

晚上回家后,看到张教授在群里的交流,提到了我的对分课堂,我跟他聊了几句,没想到,一聊聊到了深夜!

今天,我在课堂上第一次看到学生们笑得那么灿烂;第一次让我觉得,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轻松的上;第一次,看到学生们原来还是爱学习的!感觉真好!

美丽的湛江,让我认识了“对分”,让我认识了那么多“对分”人,更幸运的是认识了张教授,回到学校,感觉这个冬天不在寒冷,因为我成了对分人中的一员;因为我们传递着快乐,分享着幸福!

今天,是我运用“对分”课堂的第二节课,有了第一节的实践和张教授的帮助作为基础,再加上自己课前的精心准备。这节课的效果比第一节好多了。本节课,我使用了“亮”、“考”、“帮”。学生们在昨天的课中认真听了我对课文的讲解,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学生们对本次的作业做得比以前认真多了,连平时不爱交作业的同学也交了作业。有了作业作为本节课讨论学习的基础,每个班50多名同学都积极讨论。在交流中我发现,学生们所写的感受令我意想不到,有小组的同学还列举了相关事例加以阐述,泰让人震撼了。最后,我特意叫了一名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同学,他的发言真让我喜出望外,惊喜多多!等他回答完之后,全班同学都送上了热烈的掌声,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这位同学也开心的笑了。这节课中他笑得那么甜,本节课还让我收获了许多,看到了学生不一样的一面!

“对分”,刚刚走进我的课堂,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同学们的困惑和疑虑。课后,在跟学生交流时,有的同学反映: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太快,没有想以前一样讲得面面俱到,感觉有些不适应。不过绝大多数同学都说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其实,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上完这节课后,自己也有些顾虑,对课文内容同学们是不是都掌握了?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成绩有没有影响?还有,在本节课中我又犯错了,在使用“亮”、“考”、“帮”时,把“亮”的部分与学生学了这节课后的感受部分没有说清楚,号多同学做作业时这两部分内容写的一模一样。所以在本节课的讨论、交流时我刻意的删去了“亮”的部分的交流,在本节课后,让同学们重新写了“亮”的部分。

在自己不断犯错、与张教授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对分”慢慢走进了我的课堂。愉快的课堂、轻松的氛围、快乐的学习、幸福的成长。两节课的对分实践加上张教授细心的指导,让我越来越喜欢“对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对分”步伐。

今天早上的第三节课,我班的对分课第一次吸引了学校九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我班的学生各个精神抖擞,同时也显得有些紧张。在本节课我设计的是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散文《那树》。

《那樹》整篇课文,我采用的是隔堂对分,第一节是在3月9日下午(45钟)进行的,在这节课里,我先对这篇文章给学生们整体讲解,主要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本文中的生字、词,文章的结构、内容,大树的命运,以及本文的写作特色等知识。也就是大概用了35分钟时间给学生们大体讲了这篇文章,最后给学生们布置了本节课的四道作业题:

1.“蚂蚁国”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随“那树”消失的还有什么?

3.你觉得“那树”具有怎样的品质?你觉得那仅仅是一棵树吗?文章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4.如果你是當初规划这条路的专家,假如时光还能倒流,在给你一次重新规划这条路的机会,你会怎么规划?

一开始留了这四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作业,作为第二堂课讨论、交流的基础。在3月10日上午第三节问课中,九年级语文组10名教师来到我的16班听课。在本课中,我先给学生大概10分钟讨论的时间,关键是前三个问题。讨论结束之后是我自由提问时间,每个问题大概提了3--4的同学。

一开始发言的同学看到班里来了这么多的老师,不免有些紧张,他们交的作业我看过,都写得很好,但面对着这些老师,都不敢说了,但是在大家的期待中终于有人举手了。一个、两个、三个直到争先恐后……期中,有两个同学的回答让我很感动:一个同学说:“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以任何形式存在的生命,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尊重大自然更是尊重我们人类自己!”还有个同学说:“随这棵树消失的还有,绿色的大地、鸟语花香的春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会唱歌的小黄鹂、和谐共存的友谊……”多美的意境啊!她的回答结束了,课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好像被她带进了一个美丽的天地,都沉醉其中。不知哪里先响起了掌声,所有人才向她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她笑了。这节课的气氛意境不像刚开始那样凝重了,轻松了许多。学生们的回答响亮了,笑声更甜了。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走进课堂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最初的梦想,坚守那份信念,“对分”一定会在积石山“田中”这片贫瘠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思路原则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不同思路解答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