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难点与创新策略分析

2016-05-30 06:24乔能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多元化写作能力初中语文

乔能俊

写作能力训练是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中考作文写作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受到初中生和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在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不能够准确抓住教学难点的现象,下面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初中作文教学难点

1.作文定位

作文是作者自我心理的真实流露,这样就需要进一步描述一些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这样的文章才具有真实性。然而中考作为应试教育的标杆,应试教育的要求使得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出现了教学重点的偏移,更多注重学生写作速度的训练,快速从给定的命题或话题中构思出自己写作的思路和方向。同时配合更多公式化的写作版本,使得初中语文写作成为数学套公式的东西。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写作的主动性。在写作的过程中,只要按照教师给定的模板进行写作即可,他们文章中的真情实感进一步退化,由于模板式的写作,在一些部分的写作中可能还存在着较多的障碍。

2.日常训练

学生写作能力在小学阶段已经出现好坏之分,进入初中之后,这种写作能力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因此需要进一步构建差异化的写作教学模式,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要求。然而现实情况就是我们的初中写作训练更多的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个标准的教学水平使得一些学生开展作文训练游刃有余,一些学生就出现了很多困难,使得他们开展作文练习的信心大打折扣,写作的积极性不高,这样一来学生更多的出现了写作懈怠,良好的写作习惯难以养成,最终写作能力只能原地踏步。

3.评价方式存在偏差

目前,作文批改的主要方式相对单一,一般都是语文教师进行批改,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得更多的学生只能接受到教师一个人的评价。单一化的作文批改模式使得学生在写作能力的提升上只能受到语文教师一个人的指点,然而写作能力往往不是所有语文教师最为擅长的,这需要长期坚持写作,才能有更多的体会和理解,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师很难有时间、有精力坚持写作,他们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语文教学之中,学生的管理上等,他们只是在学生写作常见问题及近年来语文写作的模式上有着较高的认识。因此这种状态下的语文教师只能给出模式化的写作评价,创新意识不强,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下,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方向具有模式化,作文的创新性、发散性难以体现。

二、初中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1.细化作文教学的实际目标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初中阶段开展作文练习的有效途径。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来看,写作水平高低在于文章的汉字使用是否准确、有无病句等都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更为高层次的要求是文章的主题是否鲜明,有无表达出文章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初中作文练习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将这些高层次的写作能力要求注入到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在论点的鲜明程度上追求更高的要求,在语言的组织上更加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等。这些写作要求不断融入作文的实训目标之后,教师教学、学生练习都将变得有的放矢。

2.情感教学

作文练习可以通过一系列文章的阅读和感悟,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对文章含义的感悟是实现其语文写作能力提升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为初中生的感情都是比较丰富的,教师有效的引导,可以实现对单元文章整体化的情感感悟,尤其是一些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类似,精神相近的,我们可以进一步有效整合,将这些文章通过情感的脉络联系在一起,进行组合教学,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兼有道德品质提升的要求。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具有德育教育的意义,我们通过这些情感的脉络将其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进一步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这种良好的思想道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的方向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写作态度。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引入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方式,不仅需要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同时需要实现学生之间的互改作文,不断发现别人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加以注意,这是学生互改作文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家长修改自己孩子的作文,家长作为社会经历较丰富的人,他们对孩子的文章将有更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可以给出与语文教师不同的多元化评价,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和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受到当前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难题,而写作能力提升需要多元化的思维融入,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教学方法和理念的转变,这样的作文练习才有效,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多元化写作能力初中语文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