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层面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16-05-30 00:05黄璜
紫光阁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网络空间命运

黄璜

时隔一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又在浙江乌镇召开。习近平主席亲自出席大会并阐述了中国关于互联网治理的原则和主张,向世界各国传递了中国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诚意,表达了中国在网络空间中“和平崛起”的美好愿望。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虽然网络强国建设还在路上,但是中国在网络空间的崛起,对于建立国际互联网新秩序,促进互联网空间和平、安全、开放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此次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思想贡献。从理论上讲,每个个体都拥有各自的价值追求,同时个体的价值追求相互联系存在交集,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的实质问题在于,在合理追求个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共同体的利益;不能以个体的选择拒绝共同体的利益,反过来也不能用共同体的利益否定个体对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在网络空间治理实践中应当认识到,任何国家追求各自利益和价值目标的同时,也要尊重和兼顾他国的合理利益和价值选择,在谋求本国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首先,命运共同体意味着网络空间中的相互依赖,共生共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这种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变得更加深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物资、人才、信息、知识的全球流动在互联网条件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网络空间中没有新的国家实体,网络空间中的依存关系归根到底是实体世界中的关系在网络空间的反映。任何国家都是网络空间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空间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权利,也有促进网络空间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命运共同体意味着网络空间中的相互尊重,互利互惠。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中没有高低之分,大小之别,每个国家都是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拥有凌驾其他国家的霸权。各国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尊重各自在网络空间中的主权,尊重各自的企业和公民在互联网上的私权;应当相互理解,理解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本国互联网治理的原则和路径;应当相互信任,增强各国在网络空间中协商治理的能力,降低合作的风险,促进网络空间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应当互利互惠,坚持开放和合作的基本原则,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实现共赢。

再次,命运共同体意味着网络空间中的相互扶持,同心同德。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们,任何国家都应当担当起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共同使命。网络空间是人类活动的新疆域,也是人类进步的新天地。世界各国虽然在网络空间中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但是也面临共同的迫切问题。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极端主义、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监听、跨国网络诈骗等各种围绕互联网展开的非法活动妨碍了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和谐相处,需要各国共同携手,同心协力,打击网络犯罪,增进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

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表述是中国领导人对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向的思考和判断,也凝聚了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思想精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为了促进网络空间的创新与繁荣,维护网络空间的公平与正义,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与有序,归根到底是为了推动全球政治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为世界各国就互联网治理的话题展开交流、对话和协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未来也必将在国际政治经济的交流对话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网络空间命运
特拉斯辞职,但英国的政治经济乱象还在继续
历史和哲学中国的政治经济内涵
命运的更迭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中国政治经济模式及其未来
命运秀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