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2016-05-30 02:05尚春芳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油田建设

尚春芳

摘 要: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规范企业管理和员工的行为,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油田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改进机制,并初步取得绩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油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油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 油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2011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部下发通知,要求所属油田企业以采油厂为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此,中原油田积极启动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坚持“全面贯标,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油气生产、加工、生产辅助、社会化服务等单位的不同性质,分别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目标,整体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持续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提高体系运行有效性,促进油田转型发展,提升质量效益。经过宣传发动、培训学习、文件编写、试运行等阶段,分公司所属采油厂、天然气处理厂、石油化工总厂等14个主要油气生产加工单位、生产辅助单位均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运行机制

2.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机制

为了及时掌握各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督导其持续改进,油田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机制,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体系推进审核。组织有经验、懂生产经营的内审员参加,按照文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阶段进行。2014年共审核两次,发现不符合项236项,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综合评价,对各单位体系运行情况进行A(好)、B(较好)、C(较差)分级评定,将结果在油田范围内进行通报,并纳入年度质量绩效考核,极大地提升了各单位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动力,质量管理体系意识、运行质量迅速提升。

2.2 审核发现问题改进机制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符合项的整改,建立健全了单位内审、第三方审核和季度推进审核相结合机制,将各单位内审、第三方审核及油田推进审核存在不符合项整改情况作为审核重点,相互制约、相互督促,促进了体系不符合项的整改关闭。对于推进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专门约谈了相关认证机构,要求其提高认证质量;受审核单位均按隐患整改“四定”原则制订、上报了整改计划,强化了问题整改,审核发现的236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3 质量保障作用显著

通过文审和现场审核,认定体系建设A、B类的6个单位,基本能够按照体系运行要求、强化过程控制,保持了体系的持续改进,对生产运行质量保障作用效果显著。

天然气处理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按照系统管理的思想,强化过程控制,基本实现管理制度化、运行自动化、执行程序化、操作标准化,工作、管理流程实现从输入到输出全过程受控,做到了“做所写的,记录所做的”,产品质量依靠体系的有效运行得以充分保障,多种产品先后荣获 “高新技术产品”、“优秀新产品”、“中国名优环保产品”和“中国名优产品”等荣誉称号,产品供不应求,深受用户好评。采油五厂将各项工作质量要求纳入体系管理,对于油水井工艺设计按照技术规程要求,针对不同井的具体情况提出质量控制要求,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和工作随意性,保证了工艺设计质量。

4 存在的问题

4.1 质量管理体系意识仍需加强

一是部分单位领导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战略性长远规划,运用先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的意识薄弱,停留在老规矩、老观念上,疲于应付产量、成本压力,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深入学习和思考。二是质量教育培训投入不足,领导层、管理层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学习、掌握不够,不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作用、目的和意义。三是大部分单位对“质量”概念的理解认识有偏差,认为抓质量就是抓物资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运行就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影响了体系整体作用的发挥。

4.2 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质量差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时策划不充分,参与体系建设、文件编写的人员没有真正学懂、学透标准,对本单位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生产过程、控制要求、记录报表等缺少系统完整的调查整理,没有准确识别就仓促开始编写体系文件。

4.3 写与做“两张皮”现象较为严重

体系文件所写内容与实际过程控制流程不一致。一是文件制度里规定的内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如某单位绩效考核办法中规定,质量约束性指标由管理部门制定考核细则,而现场审核未发现质量部门制定相关考核办法的证据,即“所写非所做”;某单位针对个别顾客抱怨高度重视,在会议纪要中明确了措施,但未能按体系要求提供登记、反馈等相关记录。二是个别单位在某些业务管理、过程控制方面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但未将该业务流程、关键点、部门职责、控制措施等写入体系文件中去,甚至所写的工作流程存在错误,即“所做非所写”。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各项管理工作的完成不仅需要行政指令安排,同时更依赖于各级领导干部、广大职工对“质量”理念意识的理解和身体力行的实践,需要入脑入心的质量文化做支撑和引领,才能实现油田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升质量效益的目标。

5.2 深入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转变发展观念

国家经济和质量发展的新常态,要求企业顺应由价格优势转为质量竞争的变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依靠质量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这说明,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制造的产品、与制造相关的生产过程、产业(制造业),而延伸发展为所有产品(包括产品和服务、不论销售与否)、包括制造、支持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以及包括制造、服务和政府在内的所有产业。

5.3 加强质量宣传教育培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之所以难以被理解、执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标准的语言生涩难懂,这与其国际背景有关。但是细读之下不难发现,标准的结构遵循了PDCA循环模式,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其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相一致。应对包含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在内的所有员工进行质量理念和针对性技能培训,使每名员工都能正确理解“产品、顾客、过程”的概念,培养职业责任感,同时具备与本岗位要求相一致的技能素质,形成“人人既是质量制造者,又是质量检查员”的氛围,真正实现全员参与。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体系油田建设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基于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管理与探索
军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
在低渗、低压油田实施油田整体压裂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