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2016-05-30 06:51张猛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一节课课文思维

张猛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能不能很好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已经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在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对“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教学理论又进行了一点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现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一点思考和做法整理总结如下:

一、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我们过去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过于注重文章本身的意义,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参与,于是出现“填鸭式”“讲析式”等教法也就很正常了。讲一篇课文,学生还没有读完、还没有读懂,就着急讲,着急练。这样,怎么能够提高学生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又怎么会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阅读教学应该把阅读的时间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文本的阅读中主动积极调动思维和情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在教学《杨修之死》一文时,就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三读课文”的环节,第一次通读全文,使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第二次读课文重点研究杨修的人物形象特点;第三次读课文重点研读曹操的人物形象特点。

通过这样三次的阅读文章,给学生以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他们在充分的理解了全文内容的情况下,再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就更加的贴近文本,贴近作者,贴近学生。但并不是简单的流程式的阅读,而是真正的带着问题去读,有目的的去读,这样才能让学生读进去。课堂上学生静静的品读着文中的每一个段落,认真的在书中圈点勾画。我想:这应该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第一步,把阅读的时间先还给学生。

我们的课堂一定要走出一个误区,那就是总是认为课堂要热闹,学生要叽叽喳喳的、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这就是好的课堂,事实上,我也是才认识到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能有充分的时间安安静静的阅读教材,认真的体会理解,这才是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所以,要真正的认识到到底怎样才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绝不是那种热热闹闹的,只有讨论、没有阅读的课堂。在我的课堂上,就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只有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理解文章。

二、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有人说,思考是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是痛苦的,但上下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确实是一种享受。教学中,学生思考的時间得不到保证,学生思考的过程没有重视。思考时间的不足,大大抑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看书直接获得结果,对知识的产生、发展等思维过程难以暴露,探索情境悉遭破坏,学生思维活动得不到充分展开,现成的结论从思考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扼杀了学生的智慧,剥夺了学生思考的快乐。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对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样重要。

我在教学中总会犯这样的错误:讲一篇文章,提的问题过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后来我意识到这样做是不行的,应抓紧时间改进。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当我提出“百草园为什么是我儿时的乐园”这一问题时,我没有着急让学生来说,而是让学生边读、边划、边思考、边批注,学生思考充分之后,再让他们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能有人会说,课堂上一共就45分钟,让学生思考的多了,课就讲不完了。因此,上一节课一定要学会取舍,这一点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思考,去改进。哪些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一定要讲;哪些知识可讲可不讲,可不讲的就一定不要讲,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材把握能力和教学驾驭能力,学会取舍。

换言之,教师讲的再多,学生不去思考,那么即使老师讲的再精彩,那也不过是教师自己讲的好,而不是学生学得好,要想让学生学得好,就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提高他们自己的理解能力。

所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时间,即使教师讲得少了,但是学生一定是比以前学的多了。

三、把阐述见解的权利还给学生

过去的课堂上,通常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答还必须得答到点子上,必须答到教师准备的答案上,必须答到教参上的答案上,学生阐述个人的见解一旦得不到教师的认同,便被无情的抹杀。而实行课改后,这种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先不讲,先不忙着灌,而是让学生先充分的阅读和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提反对意见,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了充分尊重,主动表现自己的欲望得以张扬,思维变得开阔、多元。

例如,我在讲《羚羊木雕》时,向学生提出了“这件事到底怪谁呢?”的时候,就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进行阅读,并从文中找到依据,发表个人的见解,有同学说是怪父母,有同学说是怪“我”,还有同学说是怪“万芳”,然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自己去找到支持自己答案的依据,于是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就主动的去阅读课文,以文章内容为依据,阐述个人的见解,甚至于还有同学提出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有关系的,在学生阐述自己见解的过程中,使他们脱离了教师这根拐杖,学会了自己去分析文章,从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去阐述个人的见解,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调动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理解,才能使他们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不要怕学生理解的不好,也不要怕学生说不出来,我们一定要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就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说,让他们大胆的去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中“说”的权利和空间真正的还给学生,但教师也并不是就只做看客或是听客,这时候可恰当的引导,把学生引到正确的理解中来,这就是很好的一节课了。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需要长期思考和实践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去探索,争取早日能有更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一节课课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