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016-05-30 07:10毛菲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对策

毛菲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转移。农民工进城务工导致了大规模人口流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子女被留在农村原籍居住地上学和生活。留守儿童群体由此产生。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务工会使其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和提升,进而提高了留守儿童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父母外出的状况使得留守儿童固有的社区、家庭、学校等微观环境发生变化,致使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较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本文正是从这一现实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农民工。然而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收入水平等限制,进城务工者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因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这一部分孩子便成为了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分析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儿童闲暇活动比较单一,如看电视、与伙伴玩耍。而父母外出,使得监护人对儿童缺少持续、有效的教育,这使得其缺少父母陪伴,课余生活更加贫乏。此外,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和监护人没有教给留守儿童足够的安全防范知识,而看护人监管不力也可能造成儿童遭遇更多意外伤害风险。

学习情况方面,经过调查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外出务工前相比呈现了略微下滑的趋势。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劳动力负担明显加重。面对繁重负担,年幼的留守儿童便承担了部分甚至全部家务。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减少。此外,留守儿童年龄小,自控力差,学习大多需要人监督。而父母的外出,使其脱离了父母在学习上的监督,而监护人因为种种原因对其辅导和监督很少。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父母外出后有所下降。

二、产生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读书改变命运”的传统观念被打破。据调查显示,在当今辍学的农村学生中,留守儿童占据了70%,而他们大多数在辍学之后选择之后跟父母外出打工。而对于留守儿童家长来说,他们外出大多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认为文化程度不高照样可以挣钱。因此,在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上,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短期利益。这样的想法助长了留守儿童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这导致了孩童在学校不求上进。

另外,对于现阶段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发展经济、提升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地方政府对此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而对于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问题,由于意识和经费的局限性,并未引起农村基层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

2、学校因素

大部门农村的学校把留守儿童这看做正常现象,在观念上学校并未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迫切性。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成绩并不算理想,学校在追求升学率的目标导向下对这部分留守儿童采取了放松管理。同时,目前农村教师素质与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同时,农村学校教师数量较少,每位老师承担较重的教学负担。因此,没有过多精力放在关心留守学生上。

3、家庭因素

农村家长因为文化程度较低,对于子女的学习辅导较少。因此其对子女教育职责主要在监督和培养自控力上。但父母的外出,明显削弱了这种监督作用,使得家庭监督作用被减弱。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少,缺乏正常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进而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对生活不适应,并产生孤独无助感。而父母因为在外工作繁忙,且缺乏沟通意识,对子女心理状态关注度不强,造成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

三、相关对策建议

1、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首先,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这应该从经济层面寻找途径和方法。要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一个重要途径是让其在父母身边。 现阶段政府应该看到本地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独特吸引力,如本地文化的同一性、打工务农的兼顾性等,促进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能得到较好发展,从而吸收更多劳动力,完成劳动力就地转移。

2、家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首先,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果外出务工,父母可以定期给子女打电话,及时了解其近期生活、学习情况,并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其次,家长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但要避免对子女的物质过度满足。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父母因自己不在子女身边产生愧疚感进而通过物质对其进行补偿,造成补偿过度,对孩子物质过度满足。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要娇宠溺爱。

3、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首先,要加快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更规范。其次,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時间和精力到留守儿童身上,关注其学习、心理、生活动态,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形成学校-家庭有效沟通渠道。最后,学校可以增加与留守儿童有关的家长课程。引起家长重视,多方共同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春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广西兴安县农村为例[D]2007.4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入口研究,2005.(1).

[3]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I.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09.1.

[4]莫丽娟,袁桂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个基本判断[J].上海教育科研,2010.1

[5]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

[6]张珍辉,彭尚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6.11

[7]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1)

[8]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