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导行”

2016-05-30 23:50李燕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品辨析榜样

李燕华

【摘 要】在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时期,而思想品德课又是小学德育的重要阵地。思想品德力求通过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公民的品德教育和法律常识的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最终达到知行统一。本文从小学思品课中六个方面入手,激发小学生的“导行”。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导行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念、确定信念、付诸行动的转化过程。小学思品课教学的特点是:“明理、激情、导行”三者的统一。其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理论性较强,稍不注意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如今的小学生只要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故事,往往就能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老师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明确道德行为的规范,但学生明理并不一定就能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导行”就显得更为重要。当前的思想品德教学,突出存在着质量不高、实效性欠缺的问题。主要原因有:①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深刻。教师理解的太肤浅,在实践中有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只注重要求学生背条条框框。片面的认为只要由活动主宰课堂、气氛热闹活跃就是新理念、主旋律,误以为沉思中的“静”就是沉寂、冷场,而忘记了思品课的真正目的不是活动,而是通过活动感知和体验,并进行分析思考,内化为自己的品质。②教师有效的课堂驾驭能力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操作方法,使学生盲目的活动,只停留于玩而非符合“从活动中学,从学中活动”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造成这个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活动过程考虑不完善所造成,也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机智、应变调控能力欠缺有关,因此课堂显得凌乱无序。那么,小学思品课教学应该怎样组织才能取到“导行”的效果呢?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道德应具备高深的品德和规范的言行,都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果。试想一个整天说脏话,行为不检的教师能培养出文质彬彬、文明礼貌的学生来吗?当然不能,因此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严谨务实的作风,高雅的谈吐等良好的道德形象。对学生的影响会远远超过老师所传授知识和阐述道理的份量。因此,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十分注意言传身教,用现代教师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来规范磨砺自己的品格,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活动讨论,总结提高

在活动和生活中判断是非,比简单的回答对与错,更能撞击学生的心灵。因此,采用活动讨论的形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组织学生参加与课文相关的活动,可让部分学生参与,部分学生观看,也可都参与,这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来定。比如,我教学《做一个文明的小观众和小顾客》一课,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看电影和购买学习用品的活动。看影像可让学生全体参加;购买学习用品则让一部分学生参加,另一部分学生观看,判断道德行为,让学生在亲身参加活动后体会到课文中道德行为,判断行为的正误,然后进行总结,提出今后的行为目标,并结合实际,对日常生活中其他相关内容进行评议,如让学生说说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小游客等,以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这样做,学生不但印象深刻,而且教育面明显扩大。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发现学生说脏话、损害花草树木、乱扔纸屑等不良行为,教师不要过早下结论对与错,可在课堂上让学生明辨。

三、结对搭组,榜样示范

思品课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幼稚、天真而且模仿能力极强的儿童。他们还处在兴趣、爱好和习惯形成的最初阶段,需要以模仿为阶梯,按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的行动,并逐渐从自发性的模仿发展到自觉性的模仿。如:让学生根据发生在身边的事编排并表演小品,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这样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师生不是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不是仅利用自己的课程资源,而是向无限的可能性开放,促进了教学相长。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坚持讲榜样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走榜样成长的道路。另一方面,还要有意识地树立班级典型榜样,给学生以真实生动的教育。同时,根据班里的实际变化,有目的、有侧重、按阶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并且以行为规范为标准,将全班学生分为几部分,不定数结对搭组,这既能加强集体的团结和相互影响,也能增进同学之间友谊。

四、行为导练,针对强化

由于学生的修改不同,与社会接触程度的不同和学生个体识别能力的差异性,品德形成也就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经常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了解其个性形成的原因,并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教学中针对性增强了。如在教《不比吃穿》一文时,我根据学生对待吃穿的不同态度,分为若干类型,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指导强化,有针对性地转化行为,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运用插图,行为辨析

在教学中,把道德观念融于画面中,运用插图,使学生进入境地,启动行为辨析,从中领悟到观点。如教《谁勇敢》一课,通过松松和勇勇对捅马蜂窝的态度作对比,说明什么是勇敢。在讲故事、读课文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看图,启发学生辨析:①松松敢捅马蜂窝是勇敢吗?②勇勇不敢捅马蜂窝是胆小鬼吗?③在刚刚面临的被刺的情况下,松松和勇勇各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这样使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了,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把画面的内容扩充延伸。通过行为辨析,学生从现象认识过渡到本质认识,初步懂得,为他人安全不怕危险和困难的行为才是勇敢的,运用插图教学,即使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成功地指导了他们今后的行为。

六、扩大空间,形成网络

要让思品课的“导行”落到实处,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光靠学校的思品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德育网络,齐心协力,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此,我拓宽思品内容,不回避生活,不回避社会,积极地吸取现实素材,甚至一些反面实例,利用思品课对社会现象进行辨析,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用发展的眼光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成为生活的人、社会的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热点,关注身边事,组织学生选择典型的与本课有关的新闻信息,在每节课前几分钟,由学生进行新闻发布,导入新课,师生共同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进行设问、分析、点评。这样,把课堂教学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不仅创设了突出时代性的优化的教学情境,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融会贯通我认为,只有扩大教育空间,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思品课的德育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教育都会取得最大的实效。

总之,思品课的“导行”十分重要,而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最好的办法、最重要的责任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保持刻苦努力,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并积极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思品课才会越上越好,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文明、和谐。

猜你喜欢
思品辨析榜样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