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培本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

2016-05-31 02:39杨小娜林鹏李明炜杨海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白血病

杨小娜,林鹏,李明炜,刘 莉,杨海辰

(1.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2. 河北省涞水县医院,河北 涞水 074100)



扶正培本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

杨小娜1,林鹏1,李明炜1,刘莉1,杨海辰2

(1.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2. 河北省涞水县医院,河北 涞水 074100)

[摘要]目的探讨扶正培本方案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白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给予常规化疗+贞芪扶正冲剂+补肾益髓方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缓解率、持续完全缓解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化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NK、Th、Ts、Th/Ts、Tc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贞芪扶正冲剂结合补肾益髓方能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化疗不良反应,且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化疗毒副作用;白血病;扶正培本

白血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致死率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能够减少白血病细胞,阻碍疾病进展。但在化疗期间,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化疗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而在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的治疗中,中药能起到扶正固本、增效减毒的功效,提高生活治疗,延长生存期。近年来,笔者对部分白血病患者采取中医扶正培本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诊治的白血病患者80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相关诊断标准,且KPS>60分;无心、肝、肾功能不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象基本正常;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不合作者及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68(46.8±6.3)岁;病程5~62(23.5±8.4)个月;其中M17例,M210例,M313例,M41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9~70(47.3±6.2)岁;病程6~60(23.2±8.6)个月;M16例,M211例,M312例,M411例。2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基本一致(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用DA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用VP、VDP等方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用COP方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单用格列卫方案。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使用贞芪扶正冲剂(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3398)温水冲服,1袋/次,每天2次。同时给予补肾益髓方,组方:党参、当归、赤芍、炒栀子、阿胶、茯苓、赤芍各10 g,白术、旱莲草各15 g,补骨脂12 g,枸杞子9 g,菟丝子18 g,熟地黄20 g,丹参24 g,鸡血藤、制首乌各30 g,生地35 g。大便稀者加白术10 g,去炒栀子、当归;纳差者加用焦三仙、鸡内金各10 g;腰痛者各加牛膝、杜仲各15 g;大便干结者加大黄6 g;眠不安者加炒冬仁20 g、天麻10 g;易感冒者加黄芩6 g、桑叶10 g;发热者加金银花20 g、连翘10 g、小蓟20 g,减白术、党参。上方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1周服用5次,儿童剂量酌减。疗程为1~2个月。

1.3观察项目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化疗不良反应。采用单克隆免疫荧光法[3]测定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各1次。记录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采用Karnofsky评分[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评分增加≥10分为生活质量改善,评分变化不足10分为稳定,评分减少≥10分为下降。

1.4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①临床无白血病浸润症状、体征;②血红蛋白女性≥90 g/L或男性≥100 g/L,血小板计数≥100×109L-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1,无白血病细胞;③幼稚细胞+原始细胞≥5%,巨核细胞系与红细胞系正常。持续完全缓解:疗程结束后完全缓解,且在疗后3~5年或更长时间未出现复发。部分缓解:5%<骨髓中原始细胞+幼稚细胞≤20%,或血常规中任一一项未达完全缓解标准。未缓解:临床症状、血常规、骨髓象3项均未达完全缓解标准[2]。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病情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进行3~5年随访,实验组持续完全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2.22组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化疗不良反应比较 例(%)

2.32组免疫功能比较2组治疗前NK、Th、Ts、Th/Ts、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实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2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2组外周血常规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9个月时实验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小板计数在治疗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在治疗3个月、9个月时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5。

表3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2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例(%)

表5 2组外周血常规比较±s)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而大多数化疗药物均有细胞毒性,在杀伤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细胞,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这也是临床常提到的“攻邪伤正”。中医认为白血病的病变部位位于脾脏和肾脏,其病机为正虚邪实,邪实则为热毒炽盛,正虚则为气血亏虚,而化疗药物为“热毒之邪”,进入人体后易伤阴耗气、灼液损精,致脏腑功能失调,对气血生化之源不利,致使气阴两亏,因此临床治疗宜扶正培本、补肾益髓、养血益气。扶正培本又称扶正固本,是中医几千年来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培正即扶助正气,正气包括脏腑、气血、经络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其正气来源于脾肾两脏,《诸病源候论》谓:“凡脾肾亏虚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正气不足,不能化带。”在人体正虚的情况下,外邪侵体而发病,祛邪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但祛邪又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若不及时顾护正气,则邪盛正渐衰,而助长肿瘤的扩散和发展[5]。因此,诸多医家提出扶正培本的一系列方药,为治疗肿瘤提供新途径。本研究中使用的贞芪扶正冲剂中以女贞子、黄芪为主要成分,可清热解毒,具有活化T细胞,促进免疫功能,对T细胞亚群具有调节作用,提高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诱导IL-2和IFN产生,减轻化疗毒副作用,保护造血干细胞[6]。补肾益髓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鸡血藤、丹参活血化瘀,补骨脂补肾助阳,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补气生血,改善强烈化疗产生的骨髓抑制,在现代药理学中熟地、补骨脂具有明显生血作用,能有效改善造血细胞的破坏,维持其正常结构及生理状态,促进细胞营养物质生成,使骨髓造血恢复[7-8]。党参、白术结合上述药方中的黄芪具有健脾、益气功效,可调节造血功能,鸡血藤、丹参可增强补肾药物功效,改善骨髓微循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养阴、健脾益肾之功效[9]。

李莉等[10]对60例白血病患者给予贞芪扶正冲剂结合补肾益髓方治疗,结果显示可显著降低白细胞数,同时患者免疫功能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得以提高,疗效显著。本研究中,实验组扶正固本治疗后,临床缓解率、持续完全缓解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化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贞芪扶正冲剂结合补肾益髓方符合中医扶正培本的治疗原则,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疗效;另外治疗后实验组NK、Th、Ts、Th/Ts、Tc显著优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本方的有效性,改善骨髓抑制现象,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可能是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及化疗毒副作用减少的原因。

综上所述,贞芪扶正冲剂结合补肾益髓方辅助用于白血病化疗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莉,王会朋,赵海燕,等. 生脉注射液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11,33(5):752-753

[2]马武开,黄礼明,姚宇红,等. 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探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8):77-79

[3]韩广成,李平. 中医药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10,14(10):1225-1226

[4]刘健,黄礼明. 中医药在白血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247-249

[5]熊露,田少霞. 扶正培本治则方药调节肿瘤微环境免疫与血管正常化的思路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2):201-204

[6]李秀军,严鲁萍,姚宇红,等. 扶正祛邪中药复方联合干扰素对白血病HL60/VCR细胞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4,35(5):663-664

[7]刘海英. 中医扶正培本对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扶正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24):38-39;43

[8]王杰伟,李明,刘晶,等. 中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79-281

[9]陈慧玲,胡婉丽,赵嫄,等. 中药及免疫治疗在白血病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2014,20(1):59-62

[10] 李莉,苏东方. 扶正培本汤对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 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效果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5,30(3):24-26

[收稿日期]2015-12-20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2-1326-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2.021

猜你喜欢
白血病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你了解白血病吗?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白血病患者化疗应用PICC护理的对策
有毒中药抗白血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比照观察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参麦注射液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