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双加”的“乘法”效应

2016-05-31 19:39连红宇张万盈
当代党员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一统收运镇党委

连红宇 张万盈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怎么做?

要在以前,璧山区河边镇党委书记唐应容一定回答得口若悬河:“上面有行政命令,中间有区里文件,镇上有会议推动——这还用说?”

这种操作模式效果如何?

“上热下冷——我们说破了嘴、跑断了腿,群众却往往不理解、不接受。”唐应容说。

为何?

“缺乏对群众意见和诉求的梳理、考虑,导致‘剃头挑子一头热。”唐应容说。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历经两年不懈探索,河边镇找到了“法宝”——创新“一统双加”社会治理模式。

“智慧碰撞”求共识

2014年,在河福路修建过程中,河边镇政府想拆迁一家企业自建的仓库。

却不想,企业虽同意拆迁,有村民却不乐意了。

在一次民情征集会上,唐应容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好处都让企业占了,我们不干。”

“仓库拆迁补偿款要归村集体。”

“企业要将每年利润的一半分给村集体。”

…………

唐应容深入一了解,才知道了村民反对的原因。

原来,企业修建仓库所占的土地使用权原属于村集体。近年来,随着当地区位优势提升,该仓库经济价值也得到大幅升值。

这让部分乡亲觉得,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村集体却受益甚少,心里面太憋屈。

既要保护企业合法利益,又要稳定群众情绪,保证道路按时施工,河边镇政府面临不小的压力。

怎么依法合理处置这个问题?

“镇党委、政府决定采用‘智慧碰撞的方式,以寻求群众利益‘最大公约数为出发点,走一条‘诉求—对话—沟通—协商—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的解决路径。”唐应容说。

为此,河边镇决定“双管齐下”。

一是邀请区相关部门以及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和有意见的村民展开对话,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是由村党组织引导村民走司法程序,并帮助村民申请法律援助,聘请律师。

讲政策,摆事实,依法律……通过多次“智慧碰撞”后,大家最终达成一致:双方各退一步,企业保留利润,仓库的拆迁赔偿划归村集体实施公益事业。

问题解决后,河福路在2014年底顺利通车。

从此,“智慧碰撞”成为当地社会治理的“常用妙棋”。

“比起以前,我们更强调政府治理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相结合。”唐应容说。

通过一次次“智慧碰撞”,一个社会治理全新模式逐渐成形——以村(社区)党组织为统揽,综合利用“村(社区)委员会+社会力量”和“依法自治+服务群众”两个车轮,各司其职,形成“一统双加”治理新格局。

“项目式”推进解难题

近十年来,河边镇浸口村4组先后六次在政府动员下种植水果,却均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后果有些沉重:一是大量土地荒芜,农民不再愿意种地。二是土地承包户与流转经营户每年因土地租金,经济纠纷不断,导致不少村民上访。

2014年初,璧山区公墓专用道路规划从4组穿过。

殡葬产业能催生一定的人流量,对4组而言,这可是个机遇。

思考再三,镇党委、政府想借此盘活当地500多亩荒坡地,因地制宜,发展体验式水果采摘项目。

问题是,农民们还愿意种吗?

为规避这个问题,河边镇决定采取“项目式”工作法,换了个“套路”出牌。

第一张“牌”是以理服人——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四川蓬溪水果基地、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考察。

第二张“牌”是自主推进——给村民自主选择权,挑选合适的水果品种。

第三张“牌”是市场驱动——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市场进行运作。

“项目”稳健推进,村民的信心也终于恢复——当年,4组就顺利种植果树近2000亩。

“以项目稳妥推进发展,通过步骤设计和精确推进,优先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这是‘一统双加的关键一招。”唐应容说。

村民产业增产增收项目、助推企业发展项目、群众普法用法项目、社会帮扶项目、文明自治项目……随着河边镇“项目式清单”不断加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开始稳健提速。

“深度转型”解民忧

河边镇有个垃圾收运站,原址位于319国道附近,临近璧山区“母亲河”——璧南河。

以前,垃圾站采取传统的开放式转运,弄得附近地区蚊虫乱飞,臭气熏天。

对此,周围居民意见很大。

过去,河边镇也曾进行过垃圾焚烧和掩埋处理,但却因治理不彻底,导致污染反弹严重。

“赶紧搬迁。”群众呼声强烈。

而运用“一统双加”模式,镇党委、政府仅用三个步骤,就成功化解了这个难题。

第一步是广集民意。

“镇党委、政府委托社区居委会召开居民代表会和周围住户代表会,就垃圾场搬迁的地址、距离,垃圾的收运方式,气味和污水排放的处置进行多次协商和听证。”唐应容说。

“我一个普通老百姓,也能参加听证会,真是高兴。”参加完听证会,河边镇文昌社区居民胡新权很兴奋。

多次沟通下,搬迁地点三次易址,最后迁建于文昌社区一荒芜地块。

第二步是聘请专业第三方建设管理。

“我们聘请了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承接垃圾中转站的环保设计、建设,实现了垃圾集装封闭收运,日产日清日转,污水处理后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唐应容说,“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群众提出的无气味无渗漏无扬尘效果。”

第三步是由镇政府投资20万元,对垃圾厂原址进行了环保生态修复。

“变化很大,再也不那么臭气熏天了。”胡新权说。

垃圾站搬迁事件,是河边镇政府职能进行“深度转型”的一个体现。

“‘一统双加,让我们实现了社会治理从管控转向培育、从管理转向服务、从单方参与转向多方共建三大转变。”唐应容说,“依托这个全新模式,社会矛盾明显减少,工作起来也轻松多了。”

猜你喜欢
一统收运镇党委
考虑工作量平衡的餐饮垃圾多行程收运路线优化
《大清一统志》点校本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垃圾收运系统分析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苏州工业园区餐厨垃圾产生现状及收运方案研究
《大清一统舆图·陕西全图》初探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