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中期妊娠引产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2016-06-01 12:20郭文倩
保健文汇 2016年1期
关键词:受术者性心理入院

●郭文倩

70例中期妊娠引产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郭文倩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引产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在笔者单位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70例受术者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进行引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组:35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观察两组产后出血、焦虑和抑郁指标以及满意度。结果 路径组受术者产后出血量、焦虑和抑郁指标水平以及满意度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有机地运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既可以全面加强对受术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减轻其各种负性心理;同时,也对降低产后出血、提升受术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护理路径;产后出血;满意度;焦虑;抑郁

中期妊娠引产是指对妊娠期处于13~27周期间的孕妇通过药物使之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手术操作较早孕流产更为复杂,进而也导致一些中期妊娠引产妇女出现术前、术后负性心理较大、产后出血量较多等问题。因此,全面提高对中期妊娠引产受术者的护理工作也尤显重要。本文则就临床护理路径在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在笔者单位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70例受术者为研究对象,其入院进行引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9±1.7)岁;孕周15~20周,平均孕周(18.4±2.1)周;路径组:35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9.5±3.0)岁;孕周病程14~21周,平均孕周(18.1±2.2)周。将两组间受术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35例中期妊娠引产受术者均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如受术者入院后健康宣教、适当的心理护理、手术注意事项等。

(2) 路径组。路径组35例中期妊娠引产受术者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①拟定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的拟定需由医生、护士组成的临床护理路径拟定小组,并结合国内外临床护理常规以及引产护理经验拟定本次研究、应用的“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护理路径”该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涵盖有:“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等内容。同时,并对其实施过程加以跟踪、评价;并随时对其不合理之处予以完善。②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中期妊娠引产受术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须立即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在向受术者进行自我介绍、治疗环境、主治医生等进行介绍之后,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并全面了解受术者及其家属的护理诉求。同时,责任护士还应进一步与受术者加强深度交流,详细讲解术前的相关辅助检查内容、治疗方法等,使之全面了解中期妊娠引产的注意事项等。另外,责任护士应对受术者进行准确的心理分析,及时消除受术者原有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使之能够正确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可以主动地、积极地配合医护,顺利完成引产术。术前,责任护士应指导其如何摆好体位,使之可以配合手术进行;责任护士应及时使受术者了解宫缩以及宫缩疼痛;并通过心理安慰、轻松话题等手段来转移受术者注意力,减轻宫缩时的疼痛感;另外,也可以指导受术可以轻柔地按摩子宫处,以进一步缓解宫缩疼痛。术时,责任护士应提前对受术者会阴消毒;协助其排出胎儿胎盘;并就胎盘、胎膜等情况进行检查;密切观察受术者阴道出血情况。同时,责任护士还应随时运用各种心理慰藉手段来最大程度地缓解受术者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若受术者产后大出血时,应即刻告知医生,并密切观察受术者生命体重;遵医嘱对其进行止血(如采用缩宫素或纱布填塞等),同时做好输血准备工作。术后,责任护士须密切观察受术者生命体征、阴道出血、宫缩情况,嘱其保持会阴部卫生,避免感染发生。建议其进食清淡、易消化、蛋白丰富的食物,忌生冷酸辣食物,避免过多进食汤类食物。同时,还须注意保暖。出院前,责任护士需对其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如30d内禁止房事,注意个人卫生;并对未婚受术者介绍有效的避孕措施等。嘱其出现阴道出血增多、下腹疼痛、发热等异常情况时,须立即回医院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SAS)量表、抑郁(SDS)量表对两组受术者进行评分;并就满意度进行调查。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s)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P<0.05时,则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路径组受术者产后出血量为(108.6±25.6)ml,而对照组则为(183.2±31.6)ml,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时,该组术后SAS、SD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且路径组受术者满意率为100%(35/35),高于对照组82.9%(29/35)组间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受术者术后SAS、SDS水平分析

3 讨论

中期妊娠引产是我国对死胎、畸形胎儿、非意愿妊娠等受术者终止其妊娠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全面提高对中期妊娠引产受术者的护理工作也尤显重要。临床护理路径则是针对患者进行的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检查诊断、用药治疗、护理以及出院计划等一系列护理手段为纵轴的现代护理模式。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路径组受术者产后出血量、焦虑和抑郁指标水以及满意度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这也进一步说明,将临床护理路径有机地运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既可以显著缩短受术者受术者产后出血量,还可以全面缓解其各类负性心理,并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也具同样的有积极作用。因此,护理模式更易被是期妊娠引产妇女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1]陶云芳.中期妊娠引产受术者的心理护理[J].湖北科技学院报,2012,26(6):536-537.

[2]王雪茄.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343-344.

[3]彭小男,高静,马凤兰,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无痛人工流产受术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150-151.

[4]孙秀贞,孔明霞.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受术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2):100-101.

郭文倩(1980~),女,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专业,本科,护师,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受术者性心理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术受术者心理护理的效果
美容整形受术者心理护理研究
预见性心理干预在绝经期取出宫内节育器中的临床应用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调查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
麻醉镇痛人工流产术后意识恢复与人身安全关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