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生长点 激活思维链
——华应龙《角的度量》教学赏析

2016-06-01 12:20雷清兰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量角量角器直尺

○雷清兰

找准生长点 激活思维链
——华应龙《角的度量》教学赏析

○雷清兰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合学情的情境,探寻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生长点,激活思维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操作技能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解、演示、示范,然后学生亦步亦趋地模仿操作。这只能是低级阶段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学生基本数学思想的发展,忽视了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华应龙老师的《角的度量》的教学,却能另辟蹊径,一方面注意指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另一方面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下面从几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赏析。

片段一:自主探究,尝试量角

师:怎么量角的大小呢?有没有人知道?

生:用量角器。

师:用量角器,同意吗?

生:同意。

师:会量吗?

生:会。

师:来试试看好不好?

生:好。

师:华老师发的纸片上有一些角,我们先用量角器试着量量∠1。

师: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着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如下图)。

生:我先把这个尖放到这个角上,然后看这条边。

师:那这个角多大呢?

生:不知道。

师: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以前我们量长度的时候,就是这样从0开始的。这一点你做得非常棒!要量角的大小,他已经想到了用角来比着,真不简单,这个思路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从量角器上能找到角吗?

度量角度,学生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耳提面命、声嘶力竭地教学生测量角,总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弄不明白?

因为学生的思维尚停留在线性思维,仍以一维空间为主,而角的度量需要学生有二元的思维。学生的测量知识来自用直尺去测量线段的长度,或者说用直尺去测量一支铅笔、桌子边儿的长度;而量角器这把“曲尺”,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书本知识,都不足以支撑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测量长度是用直尺的直边以及上面的刻度去比照线段,而量角器虽然有刻度,但应该怎样去比照角,这是让学生感到茫然的。片段一中的学生就是按量线段的方法去测量角度,华老师简单的一个“尝试”就摸清了学生的起点。

角不像线段那样只考虑长度这一个维度,角需要考虑的是张度,它有两个维度,可以说它是一个面或者说是一个“不完整”的面,但它又不像正方形、长方形这类随处可见的面,因此,角的度量与线段的度量需要的思维含量是不相同的。

我们要知道学生的起点在哪里,学生的思维在哪里,弄明白了学生的起点和思维的节点,我们在教学中才能进退有据。

片段二:找到关键,器具画角

师:这是不是角?认为是角,请举手。有几位?大部分同学不同意,为什么?

生:这条边不是直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并且这两条边是射线。现在来看看,(指量角器的一端)这是角吗?(不是)

师:这不是角,那量角器上有没有角?角在哪儿?

生:这是一个角。(用手比画一个直角)

师:这是一个角吗?

生:是。

师:这个角多大呢?

生:90度。

师:大家注意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这个角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这条边上有一个“0”,所以这条线叫做0度刻度线。她刚才指的另一条边就是90度刻度线。我发的纸片背面印了4个量角器,在第1个纸量角器上面画一个90度的角好不好?

师:这个90度角的顶点在哪儿呢?

生:在中心。

师:对!量角器的中心。一条边是这个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另一条边呢,是90度刻度线。我们画得怎么样?互相交流一下,欣赏一下。

师: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60度的角。你画的尽可能和同学画的不一样,想想怎么画?

师:不能随手画,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必须用尺子。

师:好,我们来看看这3位同学画的。(投影一个学生画的60度的角)同意吗?

……

师:这两个角不同在哪儿?

生:方向不一样,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其实注意到了量角器上有两条……

生:0度刻度线。

师:一个向左的,一个向右的。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我们知道,测量线段的长度是用直尺的直边以及上面的刻度去比照线段,那么测量角呢?基于此,华老师抓住问题的根本,“这不是角,那量角器上有没有角?角在哪儿?”——学生不会量角,一是找不到工具(量角器)上的角在哪儿?二是无法运用迁移的办法,仿照量线段的方法去测量角度;三是没有生活经验可参照。

如果学生能够在量角器上找到角,那么用量角器上的角去比对实际要测量的角,自然能够测量出角的大小。华老师匠心独运地创造了“纸量角器”,——“我发的纸片背面印了4个量角器,在第1个纸量角器上面画一个90度的角好不好?”学生在二年级就认识了90度的角,让学生从最熟悉的角度画起,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个90度角的顶点在哪儿呢?”“在中心。”“对!量角器的中心。一条边是这个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另一条边呢,是90度刻度线。”

华老师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迅速地在“纸量角器”上面画出了90度的角,有了这个“90度”做铺垫,接着再让学生在“纸量角器”上画出60度、1度、157度,就迎刃而解了。

片段三:运用器具,度量角度

师:现在,请大家看着量角器,你看到了什么?

生:中心。

生:0度刻度线。

师:刚才画了角,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角;现在不画角,你就看不到角了?哈哈,就像一个人穿了马夹,你认识;他把马甲脱了,你就不认识了?

师:从量角器上能看到角了吗?

生:能!

师: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角。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想一想,再试着量一量∠1是多少度?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1是多少度,我们应该怎样量角?

……

师:听大家这么一说,我觉得,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要量的角重合,是不是啊?

……

从量角器上无角到量角器上有角,学生从使用直尺到使用“曲尺”,从一片茫然到初步会使用,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是学生学习测量知识上的飞跃。

“现在,请大家看着量角器,你看到了什么?”“刚才画了角,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角;现在不画角,你就看不到角了?”“从量角器上能看到角了吗?”华老师环环相扣,一点一点把学生的“思维链”激活。

量角器有角,那么我们可以根据量角器上的角去测量任意一个角的度数。量角器上有无数的角,所以我们可以测量出许许多多的角的度数,但是量角器上又是无角的,因为它的上面其实并没有角,那么角在哪里呢?角在我们心中。只要心中有角,我们就能够测量出所有的角的度数。

猜你喜欢
量角量角器直尺
残缺的量角器
经历度量五部曲,培养度量意识
量角器,工具“二合一”的最佳典范
——《角的度量》教学
量角小窍门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解题
学生量角时常犯的错误及应对策略
我的另类量角器
量角器
一样长吗?
三角板“牵手”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