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神经与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6-06-03 02:29武金程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甘露醇肾功能

武金程

(鹤壁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河南 鹤壁 458036)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神经与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武金程

(鹤壁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鹤壁458036)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神经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2例。A组24 h内给予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B组24 h内给予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C组24 h内不给予甘露醇治疗,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B组降颅压效果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降颅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后BUN和Cr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能够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压,适宜剂量(125 ml)甘露醇能够缓解神经功能损害并减轻对肾功能的损伤,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神经功能缺损;肾功能

脑出血主要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和脑血管病变存在密切联系,发病率较高[1]。脑出血属于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极易导致死亡。研究显示,甘露醇能够通过脱水显著降低颅内压,从而缓解病情[2]。本研究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2例。A组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1.6±5.4)岁;平均出血量为(23.4±6.5)ml;出血部位:脑叶5例,外囊3例,内囊24例。B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62.4±5.9)岁;平均出血量为(24.3±6.8)ml;出血部位:脑叶6例,外囊4例,内囊22例。C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0.6±5.5)岁;平均出血量为(22.5±6.1)ml;出血部位:脑叶7例,外囊2例,内囊23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并行常规吸氧和生命体征监测。A组24 h内给予甘露醇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783)250 ml静脉滴注,1次/(8~12 h);B组24 h内给予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1次/(8~12 h);C组24 h内不给予甘露醇治疗。

1.3评价指标治疗后5 d进行腰穿测量颅内压,评价3组降颅压效果:显效,即治疗后头疼、呕吐及视力障碍等颅内压升高症状显著改善,颅内压恢复正常;有效,即治疗后头疼、呕吐及视力障碍等颅内压升高症状有所好转,颅内压为2~3 kPa;无效,即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甚至加重[3]。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和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情况。

2结果

2.1降颅压效果A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B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C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A、B组降颅压效果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降颅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C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与A组比较,aP<0.05。

2.3血清BUN和Cr水平A、B两组治疗后BUN、Cr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BUN和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后BUN和Cr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血清BUN和Cr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A组比较,b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情通常较严重,且死亡率较高。此病早期多发生脑水肿,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4]。甘露醇具有脱水作用,能显著降低颅内压水平,并能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有效保护脑组织[5]。因此,甘露醇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显著疗效。目前,采用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关临床研究很多,但是不同剂量的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各不相同。

在本研究中,A组、B组降颅压效果显著高于C组,且B、C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这说明大剂量甘露醇可能会导致组织间液向血浆内转移,从而导致脑出血增加。大剂量甘露醇导致脑出血增加与以下因素相关:①大剂量甘露醇会致迅速脱水,使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而脑组织与血肿压力梯度快速增加,消除了脑组织对出血动脉口的压力,最终导致脑出血量增加;②甘露醇具有扩容作用,导致血液黏度下降,阻碍血栓的形成。B、C组治疗后BUN和Cr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吴贵平等[6]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甘露醇能够引起肾功能变化,而用量为125 ml的甘露醇能够有效减少急性肾衰竭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早期采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能够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压,适宜剂量(125 ml)甘露醇能够缓解神经功能损害并减轻对肾功能的损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舒茂红,孟祥成.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5):7-8.

[2]陶丽君,陆钊罡,王云飞,等.两种方案治疗颅内压增高疗效的药物经济学比较[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4):439-442.

[3]Su X,Zheng K,Ma Q,et al.Effect of local mild hypothermia on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ssessed by 99mTc-ECD SPECT imaging[J].J Xray Sci Technol,2015,23(1):101-109.

[4]牟美丽,陈丽,李学新.无创监护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0):2503-2505.

[5]王东,张建军,韩俊峰,等.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梗死并发肺部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3):326-327.

[6]吴贵平,沙龙金,曾文胜,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2):195-198.

(收稿日期:2015-10-28)

【中图分类号】R 818.7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61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缺损甘露醇肾功能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粉针剂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