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主题活动课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2016-06-04 21:43王玉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原则幼儿

王玉冰

摘 要 本文从选择主题活动、选择主题活动课程内容两个层面阐述了选定主题活动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 幼儿 主题活动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面对丰富多彩的自然事物和社会生活,哪些才是值得并且合适作为幼儿园进行主题活动的内容呢?本文试着以幼儿园主题内容的选择为切入口谈谈笔者的点滴经验。

1主题活动选择的基本原则

1.1每月一个主题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学期的教育目标及季节特征、社会发展线索等预设一些主题活动(从教材中选择也是预设方式之一,或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等生成主题活动。下面就以我园2014年小三班和中四班为例,对其两学期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谈一些见解。小三班学期(3月——7月)主题活动名称:《我爱我家》、《我的衣服》、《动物朋友》、《乒乒乓乓》、《水—我们的朋友》。中四班学期(9月——1月)主题活动名称:《特别的我》、《去旅行》、《奇妙的球》、《信息知多少》、《生肖真有趣》。

1.2主题源于幼儿生活

以《我爱我家》主题为例,我们通过这个主题让幼儿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并培养他们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有家的温暖。通过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的逐步开展,孩子们了解到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地球,大家都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保护地球上的生态资源等等。

1.3主题要考虑幼儿兴趣需要

以《动物朋友》主题为例,孩子天性喜爱小动物,他们对各种动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兴趣。所以我们以“动物朋友”为切入点,通过调查、观景、讨论、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儿歌《美丽的金鱼》、游戏《小鸭和小鸡》等,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有关动物的简单常识。满足孩子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和愿望,萌发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帮助幼儿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激发孩子爱护动物的情感。所以,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无论是幼儿的生成还是教师的预设,都离不开幼儿自身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教师只有多角度去关注、了解幼儿,才能真正明白幼儿的兴趣、需要及经验水平,支持和推进幼儿的学习活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获得全面发展。

1.4主题要符合幼儿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

主题选择的内容应该是资源比较丰富,孩子熟悉的、容易接触的,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这样,教师就容易利用这种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果活动内容跟幼儿生活相距甚远,他们一点经验都没有,又何来拓展经验和视野之谈呢?就像《我的衣服》这一主题中,衣服是幼儿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生活用品,幼儿从一出生就会从关爱他的父母,亲戚那里获得各种各样的服饰。衣服既是幼儿遮体御寒的物品,也是幼儿的装饰品,所以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对周围的五彩世界虽然已有感知,但小班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还处于萌芽状态。衣服以其多样的款式,丰富的色彩,吸引着幼儿对它的喜爱。所以,这个主题在小班开展非常适合。

2选择主题活动课程内容的策略

2.1根据每周集体教学课时选择主题活动内容

以《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教师用书》、《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教材为辅,在常规教学中合理选用园本教材《感悟》、《趣味折纸》。其幼儿园课程要按7:2:1的基本比例,设置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和园本(生成)课程。每周集体教学节数安排小班不超过5节,中大班不超过10节。中大班:语言2节、艺术3节、科学3节、社会1节、健康1节。艺术(单周音乐2节、美术1节;双周美术2节、音乐1节)、科学(数学2节、科学1节)。小班每个领域各一节,艺术(音乐、美术间周一节);科学(数学、自然科学间周一节)。游戏课程每周开齐开全。

2.2整合多种幼儿教育课程

我们以《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为主,以《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教师用书》、《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和《园本课程》为辅,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主题内容,加上师幼共同构建的主题活动,可以说,因为有了这些幼儿教育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使我们使用的课程更具广阔的背景和多元观点的支持,让“新教材与教师、幼儿之间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磨合”、“教材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出入”、“教材的地区差异性”、“雷同或重复教材内容的取舍”、“抽象的教材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冲突”、“各领域教学内容的偏颇”、“教材与幼儿及实际教学环境有明显的出入”等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就拿中班上册《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特别的我》这一主题来说,选题是可行的,因为4岁左右的幼儿能对自己的愿望、自己的行为结果和自己的情绪情感有一定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自我发展较快的时期。综观教材中本主题的各类活动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原教材内容整合的不是很科学,有些教材在领域或内容上比较单调,自然科学内容不充足,某些活动的操作层面太多,某些音乐活动没有曲谱,不便于教师操作,于是,经过仔细分析与整合,我们对原有主题《特别的我》的内容和《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教师用书》(南师大)中的主题内容《最棒的我》进行了整合删选:保留了“我天天刷牙”、“我的眼睛”、“猜猜我是谁”、 “图形娃娃”、 我们来跳舞(音乐)、我的自画像(美术)等。选用了《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南师大)》“特别的我(讲述活动)” “心的颜色(文学活动)” “开心枕和出气包(早期阅读)”我喜欢和朋友玩(社会),好朋友(下转第51页)(上接第47页)、行个礼(音乐)(南师大)甜蜜手语(音乐)快乐生长树(美术)。增加了《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教师用书(北师大)》 “月亮的故事(社会)中秋节”、 “教师节(社会)教师节”、传话游戏(听说游戏)、“大小排序(自然科学)”、“高矮排序(自然科学)”、啦啦队(音乐)。增加了《园本课程》中《武昌区幼儿园趣味折纸用书》和《武昌区幼儿园语言感悟用书》的教材中的帽子(折纸)和我是一个大苹果(文学活动)。

2.3结合节日、季节、时事和家长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在确定主题时,教师应充分挖掘节日和季节里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结合节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并穿插在主题活动之中:如“元宵节”——挂花灯、玩花灯、说花灯、赏花灯,了解了民间风情。“三·八” ——开展“五个一”活动,培养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3月3日——爱耳活动,明白爱耳的重要。3月22日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活动,增强了环保意识。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通过电脑课件的展示让幼儿在视觉上的享受地球上动植物美丽,激发幼儿爱护地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和责任感。6月5 日——世界环境日,我们班小朋友表演了歌曲《大家来环保》。6月6日——爱眼日,知道了怎样爱护自己的双眼。在6月16日端午节期间,我们开展了这一民间节日的活动,吃粽子、说粽子、收集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并主办了“端午树”的主题墙饰,供孩子们学习、欣赏…等等。同样,教师节、中秋节、新年、圣诞节等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都相应地生成了有价值的主题活动。再有,一年四季,各自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像美丽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金色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等,都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结合时事进行关爱教育。在2010.4.14玉树发生地震时期,我们还结合玉树地震这一大事件,开展了“情系玉树”的系列活动,孩子们收集了有关 “玉树地震”的图片,并为玉树的孩子捐款……让孩子体会了“家”的重要,加深了孩子爱家的情感。在《信息知多少》主题活动中,邮政局就在幼儿园的隔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诚邀家长的参与。联系在邮政局工作的家长,组织“参观邮政局”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各个业务服务区——寄信、邮包区,邮编、号码区,报刊订阅区,礼仪邮定区,邮政储蓄区,邮票欣赏区,由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关注,组织“小小设计师”、“我给老师的信”、“我设计的明信片”、“小小邮递员”等活动,丰富了幼儿园的主题内容。

总之,在实施主题内容的选择与实施的过程中,要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身边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以促进幼儿的最大发展,是我们选定幼儿园主题内容的宗旨和前提。但同时也要慎重行事,切忌牵强附会。主题内容的选定和实施要立足于促进幼儿最大发展,获得最大教学效能。当然,没有最好的课程,只有更好的课程。在今后的实施中,我们将继续寻找现行教材与现实生活中的契合点、连接点、联系点,并适时调整,使课程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周兢,张右如.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教师指导用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月媛.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教师用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原则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