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安全的政府监管分析

2016-06-06 05:02王洋
中国市场 2016年19期
关键词:政府监管网络环境网络安全

王洋

[摘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互联网安全问题也成为网络监管部门的重要课题。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网络安全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文章研究了当前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络安全;政府监管;网络环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131

科学发展为21世纪带来了互联网,优化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但是网络的不稳定性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据有关研究调查,全世界网络攻击平均二十秒就会发生一次。网络安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加强对网络安全监管成为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1]

1主要网络安全隐患

从20世纪以来,网络安全随着科技发展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网络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黑客、病毒、木马等入侵让人们头疼。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恶意病毒、恶意软件等窃取用户隐私数据,控制用户电脑用于犯罪行为,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损失严重。而政府应该对其进行立法监管,尽量减少安全隐患,保证互联网安全、保密、可控,防止人们日常生活信息被窃取等。

11网络黑客

20世纪中的黑客有很多个定义,大部分定义都涉及高超的编程技术,强烈的解决问题和克服限制的欲望,而他们大多数以破坏别人安全为目的。如今黑客攻击也多种多样,攻击浏览器、网络洗黑钱、盗取国家机密等。现如今最常见的是盗取账号等。

12病毒和木马

前几年著名病毒“熊猫烧香”,曾经侵害了我国大概90%以上的互联网用户。这些病毒入侵我们的生活,造成不可估计的伤害。[2]最常见的是黑客为了谋利给用户发送病毒、木马程序,比如手机中的垃圾短信和电脑上的垃圾邮件,往往在打开内容中的链接时,用户就已经被病毒、木马入侵,令人防不胜防。

2政府监管现存问题

当今现代化社会发展速度快,信息化技术高度开发,政府部门对网络安全监管成了一个难题。政府自身难以实现有效监督,同时我国网路技术也有待提高,政府也还需完善法律制度。

1政府职能

政府具有领导、计划、组织、协调、服务等职能,通过对市场的控制,利用法律规章制度,达到管理效果。然而在我国互联网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的当下,政府各个部门基于我国网民数额庞大,工作量也十分巨大。互联网普及,难免有些不法分子想引导舆论,为自己谋取利益,而每天的时事新闻短时间内被人们熟知,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安定。

2网络技术

互联网发展至今,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一直有增不减。网络防御措施在黑客面前大部分都是摆设,尤其是计算机终端与互联网相接后,安全性大大降低。因此,网络监管技术需要快速升级以应付管理。

3社会法律

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律较少,这就缺乏对该领域专业人士的约束力,造成个别心有不良想法的人钻法律的空当,实行不轨行为。

3网民安全意识现状

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直接受害人也是我们。据调查,中国网民数量庞大,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更是占据95%左右。说到底这类事件发生率这么频繁,与网民自身安全意识有一定的关系。

1普通网民不了解信息技术

互联网在我国普及,计算机终端、手机终端和各种机械设备都能连接互联网,这当中大多数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仅限于浏览资料、浏览新闻等。他们不了解病毒、木马、黑客攻击时的手段,无法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2网民被舆论引导

生活中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新闻制造舆论,再通过不法程序或超高的技术为自身谋利。网民往往受到舆论的影响,跟风行为严重,不知不觉就上了不法分子的道,当自身利益受损时才明白自己已经上当受骗的事实。

归根结底,还是网民对网络安全意识不够。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如果不能正确明白网络安全问题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就无法在自身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只会让自身损失惨重。

4网络安全监管自身问题

网络安全监管分内外两部分。外部环境和硬件设施是外部原因,政府部门监管系统是内部原因。而影响主要来自外部原因。

互联网覆盖全球,网络安全监管也由不同国家组成。当外部环境发生灾害等不可抗力时,互联网安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网络状态不稳定,政府监管部门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

黑客攻击具有不确定性,当发生事件时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并不能及时发现,通常造成影响后才能知道。

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进行交易。导致银行电子账号被盗、账号余额被盗等事件经常发生。不法分子利用五花八门的骗术和互联网漏洞,谋取利益,对用户造成伤害。

网络环境复杂,网络暴力事件也经常发生。信息泄露、系统瘫痪等事件,不光网民的网络安全受到威胁,国家也受到影响。

5政府监管网络安全措施

在现实生活中,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原因多种多样,而政府的监管部门也需要与时俱进,优化政府监管系统。[3]

1 监管部门统一管理

为避免政府部门职能过多,造成管理混乱,应该分部门分工明确,在对网络安全监管过程中彼此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建立网络监管中心,基层为公安部,采用国家计算机为应急处理中心,分化部门工作人员职能,在全国各个城市组成网络安全监管网点,管理庞大的互联网。有系统性、指导性的在互联网上更新网络安全信息,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2 优化监管系统

构建网络安全监管系统,变革传统监管机制,联系群众基础与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监督系统,听从政府监管部门统一管理,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正确判断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应对措施,及时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3加强网络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是网络监管的基础。黑客了解网络漏洞,以此来传播不良信息。政府部门需要尽快提高网络安全技术,培养高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同时更新网络安全设备,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对网络安全进行定期检测,及时了解最新的病毒、木马资料,全面提升网络安全。

4完善法律文件

参考国外立法经验,学习他们严谨的立法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定适合我国发展的法律文件。

法治社会中,最需要的是有法可依,在我国对网络安全监管的方法中,应当加强管理,细致审核网络安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减少网络安全事故,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以保证我国网络安全。

5保证传输安全

网络公共连接在传输过程中,经常被不法分子劫持、篡改,可谓是网络安全的薄弱环节。比如网路安全人员对网络连接加密,加强传输连接安全,保护终端设备信息完整的同时,也避免了网络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利用计算机终端中的防火墙等,防御不法分子的入侵。

56提高网民意识

加强对网络安全知识的认知,让网民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才是网络安全的关键点。结合政府网络监管部门的指导,通过学习网络知识,才能自身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及时反映,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减少损失。

6结论

我国政府在网络安全监管中不断摸索前进,在不断的探索中,政府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监管系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政府有义务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健康和稳定发展,而网络安全也离不开政府监管。政府监管部门制度完善,提升网络技术,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借鉴国外网络安全技术和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保障网络安全,营造和谐网络环境,体现政府相关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豪基于网络安全的政府监管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2]甘剑莹大数据时代运营商能否在网络安全领域掘金[J].中国电信业,2015(9):64-6

猜你喜欢
政府监管网络环境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公共服务外包该“放”什么,“管”什么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环保投入、政府监管与大气污染防治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