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

2016-06-07 00:08薛莉
创新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苏科版字形评析

薛莉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细节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细节决定教学质量。一个注重细节、做好细节的教师也许不一定会成为名师或教育家,但他的课堂一定是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关注细节是一种好习惯,而做好细节是一种专业素养与能力。

一、你错过了吗

【案例1】这是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数学§6.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的情境:

师:怎样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生1:列表、描点、连线。

师:请同学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学生动手操作)

师:它是怎样的形状?

生2:有点像“U”字形。

生3:有点像“V”字形。

师:同学们比喻得很形象,都可以……

【评析】由于学生在列表过程中所取数值的特殊性、有限性,导致所描的点只是图象上的几个点,并不能全面反映图像的特征,所以学生在连线这个环节就会出现“U”字形、“V”字形等不同形状的曲线。教师只是肯定了两位学生的回答,却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出现“U”字形、“V”字形,错过了解释函数图象形成的最佳机会。

【策略】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画出图象,理解图象的形成,可以采取缩小自变量之间的取值单位,如原来以1个单位长取值的,可以缩小到以0.5个单位长取值;而后可以通过增加自变量的取值个数,如原来取7个自变量的值,可以增加到取13个自变量的值。画图时如果增加了这两步操作,学生最后画出的图象明显比较准确。

二、真的变简单了吗

【案例2】这是我校老师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数学§7.5解直角三角形的情境:

思考:在这五个元素中,至少需要知道几个条件才能求出其余的元素?并举例说明。(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生1:我们觉得只要知道两个就可以了,如AC=1,∠B=30°,其余元素就可以求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求一下,再把格式规范一下,写成“在Rt△ABC中,∠C=90°,b=1”,这样书写比较简单。

【评析】教师把“AC=1”写成“b=1”,从数学角度出发,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可是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却并没有那么“简洁”,学生还要通过图形去找到AC是∠B的对边,记作b,理解了这个知识后才可以去解决新的问题。

三、你这样说吗

【案例3】这是许磊老师教学苏科版八年级数学§3.4平行四边形的情境:

在学生完成基本练习后出示下面的题目,此时离课堂结束还有7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看“灵活应用”: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为对角线,点E在边BC上,且AD∥BC,AE∥CD,BD平分∠ABC,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在学生思考了3分钟后,由于是公开课,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教师毅然打断学生的思路,说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留到课后思考,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学习内容……”

【评析】首先学生已经经过3分钟的思考,大多数学生心中基本已有了答案,这时学生迫切想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答案是否正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想出怎样解答,迫切想知道本题该如何解决。另外从知识角度来分析,本题是综合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义法)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而且要找出所有相等的线段,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师或者优秀的学生引领大家一起分析。所以不管从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考虑,都要求教师应该把本题分析完,而不是仅仅顾及课堂的完整性,不注重学生学习的完整性。

四、这样问可以吗

【案例4】这是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数学§5.2圆(1)的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元素?

生:(学生齐声回答)弧、弦、圆心角。

师:从整体来看,圆具有哪些特性?

生:(木然)目光注视教师。

【评析】教师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导致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回答。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从学生的知识理解角度出发,只从教师自身的理解角度出发提出问题,那么问题就会成为无效问题。问题提得没有价值,学生无从回答,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使学生没有任何收获。

一位专家曾说过:“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美丽的课堂,呼唤细节来装点,高效的课堂,更应从关注细节开始,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变得更生动、更高效!

猜你喜欢
苏科版字形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数形结合”巧解二次函数问题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苏科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落脚点在哪里:基于苏科版教材七上课题活动“翻转茶杯”
理解教材 精心设计 主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解读及教学实录片段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