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课,今年领钱?

2016-06-08 14:28邓海建
杂文选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留人教育局工资

邓海建

2015年参加西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走上教师岗位七个多月了,至今仍未领到过工资,周至县一百七十三名年轻老师为此叫苦不迭。老师们称,“学校让我们耐心等待,可我们实在不好意思再向家里伸手要钱了”。而当地教育局则回应说,工资手续程序复杂,估计六七月份可发工资。

干活儿大半年,工资未领取。年轻教师们靠“啃老”过日子,教育部摊手耸肩“怪我咯”?原来,怪只怪“复杂”的程序:据说,相关部门要为每个老师办好五份文件资料,然后在财政局领取相关审批表,经审核批准后再上报签字。啥时候能领取呢?推说到今年六七月,但前提还是“估计”。周至县教育局介绍,2014年分配来的那一批教师,也是在2015年7月才开始领到工资。

估计全中国大部分新教师都要庆幸没有“落户”在周至,如果按照这样的审批速度、这样的办事程序,外地年轻人在居之不易的大城市执教,或许早就活不下去了。账面上两千多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辗转大半年还迟迟不见动静——地方部门就如此“待遇留人”“机制留人”?几个问题,如鲠在喉:一则,程序严谨不是拖沓低效的借口。招聘新教师的又不是你一家,工资滞后到这个状态,究竟是程序太繁琐还是审批太“裹足”?二则,工资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尚且有“县情”之别可以体恤,但如此迟迟不到的工资,算“欠薪乱象”吗?农民工欠薪了有人管,这新教师“跨年”的欠薪就只有痴等的份儿吗?

教师薪资收入体面,教育才有尊严可言。别忘了,在新一轮O2O移动教育创业成为风潮的当下,不久前就有平台上的注册教师称,在线辅导“年薪几十万元的算正常,一百多万元的也有,超过两百万元的可能不太多”。让传统教育有坚守的勇气,让传统教师有安心的底气,基本工资发放到位、基本绩效公平正义,这是毋庸置疑的基础与前提。

“七个多月领不到工资”,这本身就是行政绩效的灰色寓言:它一方面拷问着职能部门的履责能力,另一方面拷问着行政作为的民生底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姿态,如同一张清晰醒目的试纸,把地方部门的权力生态形象生动地映射出来。

比程序复杂的,是人心;令人心诡谲的,是制度阙如。地方教育等部门如此对待一百七十三名年轻老师,寒的何止是一百七十三颗滚烫的心?

【选自光明网】

插图 / 多劳多得? / 春 鸣

猜你喜欢
留人教育局工资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浅谈科技馆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获取企业核心资源的探索和思考
谈留住人才的第四渠道
加强企业员工职业素质培训探讨
奚爱国
FLY ME TO THE SKY
生意太差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