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的效果

2016-06-09 12:54姜飞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占位性清晰度肾脏

姜飞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的效果

姜飞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52例进行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再利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模式下良、恶性肿瘤的检出数量及检测灵敏度、准确性、检测范围、清晰度等。结果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病灶检出率(91.11%)及小病灶检出率(24.44%)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出率(P<0.05),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94.44%)、准确率(97.06%)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出率(55.56%)和准确率(75.0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检测范围、图像清晰度也比常规超声好(P<0.05)。讨论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能够快速灵敏检测出肾脏占位性病变,且准确率极高,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恶性肿瘤

肾脏占位性病变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疾病之一,一般有良性和恶性之分,由于恶性肿瘤对人生命具有极大威胁,很多患者因发现不及时造成治疗及预后效果不理想,因此尽早发现、及早治疗成为了重中之重。临床上常利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检测病变部位、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1]。有学者认为[2],超声造影学的发展给超声医学检查带来新鲜血液,再加上超声造影剂的 逐渐改进和超声显像技术的全面发展,使超声医学检查达到高效性、非创性的目的。医学上对肿瘤等检查通常利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超来进行,虽然可以检测出肾脏病灶,能够诊断出疾病类型,但是对一部分体积小、供血不足等肾脏占位性病变却不能检测出来[3]。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是依赖于超声造影剂对病灶中微小血管信号进行增强放大,来提高肾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准确性[4]。本研究通过对52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增强检查,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中国石油辽宁辽阳石化总医院进行肾脏占位性病变检查的患者中抽取5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其中男21例,女31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8.11±2.6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69±1.24)年,肿瘤直径0.8~10.2 cm,平均(5.17±1.64)cm。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均显示肾脏占位性病变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均是在知情状况下同意参加本次试验的。

1.2 方法 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设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频率5 MHz,探头选用凸阵探头CA 431。常规超声显示病灶后记录病灶大小、检出数量、恶性诊断概率及清晰度等。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检测方法:(1)仪器设置为造影模式,机械指数设置为0.09,将1.2 mL超声造影剂混悬液从肘静脉注射;(2)静脉注射事先配置好的0.9%氯化钠溶液5 mL;(3)患者尽量保持呼吸平稳,开启计时器;(4)观察病灶灌注过程所发生的变化,采集3~5 min的动态声像图;(5)利用计算机内部分析软件对病灶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记录病灶大小、检出数量、恶性概率以及检测恶性的清晰度等

其中仪器选择Philips iu 22型意大利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造影剂选择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根据超声显示病灶位置进行手术病理证实,对比两种方法恶性肿瘤检测准确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方法下检出病灶大小、病灶检出数量、小病灶检出率、恶性检出概率及清晰度、准确率。其中病灶大小分为大(>7.4 cm)、中(2.0~7.4 cm)、小(<2.0 cm)3个层次,恶性肿瘤图像清晰度分为极清晰、比较清晰、一般清晰、模糊4种,总清晰率=(极清晰+比较清晰+一般清晰)/病灶总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病灶大小及数量比较 经病理手术证实总病灶数为90个,其中恶性肿瘤36个。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下检出病灶数量82个,远远高于常规检查检出数量64个,且大小在0.8~10.2 cm,较常规超声检查范围1.6~10.2 cm宽,小病灶检出数量22个较常规超声检查要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病灶大小及数量比较[n(%)]

2.2 两种方法下恶性肿瘤检出概率及准确率比较 利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检出恶性肿瘤率及检测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检测(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下恶性肿瘤检出概率及准确率比较

2.3 两种方法下恶性肿瘤图像清晰度比较 利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能够将病灶很清晰地显示出现,总清晰率较常规超声检查高(P<0.05)。见表3。

表3 两种方法下恶性肿瘤图像清晰度比较[n (%)]

3 讨论

由于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影响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的高发病率,致使我国肾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对人们生活和生命都有着严重影响[5]。然而肾脏占位性病变也有良、恶性之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病灶并诊断准确其病变类型,就可以尽早制定手术方案,达到清除病灶、缓解病情的目的[6]。常规超声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其缺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肿瘤性质,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增强CT及MRI能够对肿瘤进行定性判断,但是对于内部坏死、供血不足类肿瘤却难以识别出来[7]。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是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通过造影剂Sono Vue作用于血管中,增强微小血管的电流信号,增强血流灌注的敏感度[8]。根据血流灌注状态能够检测出微小病灶及其病变类型。不同病变类型其达峰时间、快进快慢形式不同。有研究证明[9],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下可以检测出内部坏死、供血不足等病灶,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医学工作者就是根据这些来判断其良、恶性以及病变具体类型。

本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能够及时准确检测出恶性肿瘤,且图像清晰度较高,检测病灶范围宽,对小病灶较敏感,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吴乃安,王英英.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8):1430-1433.

[2] 李光银.实时超声造影应用于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0):1215-1217.

[3] 忻晓洁,毛怡然,李春香,等.超声造影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6):363-365.

[4] 田利玲,黄涛,文达辉.实时超声造影在局限性肾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4):37-38.

[5] 张蜀,林玲,李金洪,等.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强化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2014,45(6):984-987.

[6] 张智,赵子卓,阮镜良,等.超声造影、增强CT及增强MRI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10(11):764-767.

[7] 张颖,李健初.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5,12(7):503-506.

[8] 王海龙.Sono Vue超声造影对肝脏、肾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9):216-217.

[9] 樊勇,苏宏伟.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医学综述,2013,9(7):1332-13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11

辽宁 111003 中国石油辽宁辽阳石化总医院 (姜飞)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12

猜你喜欢
占位性清晰度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修身的效果,改善声像和定位的清晰度 意大利新一代架皇 BAS AS-S4/AS-B4避震脚钉
嘈杂语噪声下频段增益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