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6-06-09 12:54钱向红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孔法胆囊炎开腹

钱向红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钱向红

目的 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5例急慢性胆囊炎和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6例,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选择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记录2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起始下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对2组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2.5±0.7)cm、术中出血量(21.6±0.6)mL、手术时间(36.0±10.4)min、平均住院天数(5.2±2.6)d,对照组切口长度(8.3±2.9)cm、术中出血量(81.5±10.8)mL、手术时间(79.2±9.8)min、平均住院天数(12.8±3.4)d,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生活负担,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命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显著。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胆囊炎是胆囊的常见疾病,它是指由于胆囊受到细菌感染或者一些化学因素刺激所引起的一种胆囊炎性病变,发病率在腹外科仅次于阑尾炎的发病率。好发于32~55岁的中年人,男性比女性少,肥胖的人患胆囊炎的几率大于正常体重的人,而且对于女性来说,多次妊娠的妇女容易患本病[1-2]。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由于结石引起胆管阻塞的称为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疾病病情变化较快,容易引发其他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最佳。现将85例急性、慢性胆囊炎以及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别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手术的效果进行评价,2组患者术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急慢性胆囊炎和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85例,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急性胆囊炎29例,慢性胆囊炎28例,结石性胆囊炎28例,患者临床诊断明确,选择手术方案治疗。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患者常见表现为右下腹出现阵发性绞痛,疼痛可牵涉至右肩部。腹部压痛、肌紧张,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病情多在情绪激动、紧张或者进食油腻食物情况下加重。(2)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大于9×109/L。(3)彩超检查结果提示:胆囊有增大表现,同时内部有强光团、伴声影。(4)腹部X线片检查:在胆囊区明显可见结石(+)。(5)静脉胆道造影结果:胆囊不显影。(6)CT或者MR检查结果显示:胆囊结石。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6例,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选择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方式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成功、患者意识消失后,医生在上腹部竖向切开1个5~10 cm的切口,然后再一层层的切开其他组织,直到充分暴露处胆囊,常规方法进行切除,手术完成后进行缝合,有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苏醒,待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麻醉护士协助医生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帮助患者尽快完成术前各种辅助检查,并于术前1天给予患者常规灌肠,嘱患者在术前6~8小时内开始禁食水,并排空膀胱,安全将患者带入手术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用特制的导管慢慢插进腹膜腔,再往腹膜腔内注入二氧化碳,形成气腹,当腹腔内压力达到一定标准后,在腹部分别开3个0.5~1.5 cm的小洞,通过这些小洞在镜下进行切除的手术[3]。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向左侧倾斜30°,然后将头逐渐放低30°,术前进行胃管插管,第一孔选择在脐上缘10 mm处,经过第一孔的切口用气腹针穿入腹腔,同时向腹腔内注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压力后形成人工气腹,保持腹内气压处于12~15 mmHg之间,一方面为了满足手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第二个孔选择通过腹腔镜观察,明确在剑突下4 cm处切开1个10 mm的小口,第2个孔为主要操作的切口;第3个孔选择在右侧11肋骨中点处向外侧移动3~5 cm,在此处插入牵引钳,用来牵引胆囊壶腹部,使其保持适度的张力,逐渐解剖并暴露胆囊三角区,同时用分离钳分离并切断、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慢慢将胆囊切除,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需要切除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4]。手术完成后在第3个切口处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x±s)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细菌侵袭胆囊或者存在结石引起胆囊管阻塞而导致的一种胆囊炎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典型症状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为多数患者首发症状,情绪的突然变化、吃油腻食物、发病时深呼吸疼痛症状加重,疼痛可以放射至右肩胛的下方,体格检查时腹部压痛和腹肌强直明显,部分患者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胆囊疾病合并称为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炎并发症包括急性气肿性胆囊炎、胆囊穿孔、胆囊内漏以及肝脓肿[5]。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伤口恢复快而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费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有以下几点:(1)胆管损伤。治疗胆囊疾病的过程中最常见并发症就是胆管的损伤,是所有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手术过程中不容易及时发现,只有在术后患者感觉异常,检查出现胆漏等相应症状时被发现。(2)恶心、呕吐。是各种手术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时护理人员要嘱患者进行深呼吸,注意将患者的头偏向身体的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胆漏。将患者送回病房仍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持续性的腹痛不缓解,腹部局部腹膜刺激症状,体温明显升高,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增多,综合所有表现考虑胆漏的可能。护理人员上报上级医师,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

治疗方法既安全又有效,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种治疗胆囊疾病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 梁金龙,冯金发,杨勇,等.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35-37.

[2] 吴卫国,程平,刘安成,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比较[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6):457-458.

[3] 王铁山,宋创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的治疗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2,12(9):897-898.

[4] 岳鹏飞,孙万林.33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29(7):185-186.

[5] 施福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29,56.

[6] 朱从敏.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J].江苏医药,2015,24(1):96-97.

[7] 吴庆邦.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1):1456-1458.

[8] 郑波.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1):42-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41

江苏 225411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钱向红)

猜你喜欢
孔法胆囊炎开腹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6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改良三孔法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