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6-06-09 12:54易萍巫志国彭洪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全身功能障碍血压

易萍 巫志国 彭洪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易萍 巫志国 彭洪

目的 探究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8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比较2组血压变化、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血压为(136.35±27.68)mmHg、术后72 h为(128.35±14.35)为mmHg,对照组患者术后即刻血压为(143.24±15.32)mmHg、术后72 h为(135.56±12.53)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血压影响较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小于全身麻醉,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老年;术后;认知功能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属于一类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焦虑等,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术后恢复,老年人多发[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但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2]。本研究选取进行手术的老年病例,研究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于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择期治疗的年龄大于60岁且需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71.40±0.46)岁,平均病程(27.51±0.42)月,腹部手术30例,四肢手术10例。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72.10±0.35)岁,平均病程(25.47±0.38)月,腹部手术30例,四肢手术10例。研究中选取的患者术前不存在影响其认知能力的疾病或服用影响其认知水平的药物。年龄,性别等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半小时,2组病例分别建立静脉通道,进行麻醉前给药,缓解其术前紧张情绪,注射阿托品用以预防吸入性肺炎。进入手术室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输注乳酸林格氏液。

观察组患者予以腰硬联合麻醉,行硬膜外穿刺后,麻醉医师将罗哌卡因脊麻混合液注入蛛网膜下腔。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视手术情况进行追加。

对照组患者使用全身麻醉,使用硫喷托纳进行麻醉诱导,避免诱导期的不良反应,进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后,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静滴。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2 h,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方法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并测量相应血压变化[3]。若手术后72 h患者的认知功能较术前下降大于等于2%,则认为该患者存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4]。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以及血压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即刻血压为(136.35±27.68)mmHg、术后72 h血压为(128.35±14.35)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2 h血压变化对照(x±s)

2.2 2组患者MMSE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MMSE评分术后即刻为(27.7±0.2)分、术后72 h为(29.2±0.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2 h MMSE评分变化对照(x±s)

2.3 2组患者POCD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记忆力减退1例、焦虑症状4例,POCD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术后精神失常2例,记忆力减退5例,焦虑症状6例,其他症状2例,POCD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术后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身体内的多个器官处于功能衰退的阶段,同时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麻醉主要是通过麻醉药物的神经阻滞作用,阻滞神经元相互之间的信号传递,一定程度上加快神经细胞死亡[5]。一旦手术时间过长,神经元信号传递受阻后,从而导致神经功能、视力、听力和语言能力的恢复延迟,甚至加重病情。

老年人手术大多采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不论采用哪种麻醉方式,麻醉药物代谢过程结束后,大脑都会恢复到麻醉前的状态。但当麻醉时大脑供血大量减少,有可能损伤中枢神经元和神经系统,加上部分老年人脑部功能衰退,这种损害往往更为严重[6]。另一方面,这两种麻醉方式在脑部供氧、血流动力学及代谢方面影响差异较大,也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效果。腰硬联合麻醉用药量较少,患者肝肾负荷较小;全身麻醉用药剂量较大,术后药物代谢消除缓慢,中枢神经受到残留药物的持续抑制作用;神经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较长时间刺激神经元信号传递,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7]。全身麻醉药物不仅具有麻醉性,而且会影响神经元蛋白质表达,导致神经元死亡,进一步加重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8]。

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血压和术后72 h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血压影响较小。观察组MMSE评分术后即刻和术后72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血压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降低了POCD的发生风险,有利老年患者术后尽早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1] 李凤英,龙绍祥.全麻合并腰一硬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麻醉与镇痛,2013,3(1):115-116.

[2] 张春燕.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23):79-80.

[3] 杨祖娣.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18.

[4] 蔡伟华,张良清,李志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995-996.

[5] 李霞,张勇,张京.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对脊髓生物学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7):6594-6600.

[6] 姜晨,戚杨颂,雷波.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5):945-946

[7] 李世杰.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POCD的不同影响[J].当代医学,2014,20(22):27-28

[8] 何燕娜,张县强.全身麻醉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创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比较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3):578-58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51

江西 337055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易萍 巫志国 彭洪)

猜你喜欢
全身功能障碍血压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