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在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上的作用

2016-06-09 12:54占样娥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机体心理指标

占样娥

围手术期护理在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上的作用

占样娥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在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上的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中生理应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的收缩压(123.5±3.5)mmHg、舒张压(88.3±3.4)mmHg、肾上腺激素(0.15±0.01)μg/mL、去甲肾上腺素(0.90±0.12)μg/mL,各项应激反应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躯体化评分(1.88±0.15)分、恐怖评分(1.85±0.17)分、焦虑评分(1.97±0.18)分,各心理状态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中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术中应激反应;围手术期护理;患者预后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突然间受到较为强烈的有害刺激(如寒冷、创伤、手术、饥饿等),之后通过下丘脑引发血中肾上腺激素的浓度迅速提高,接而引发患者机体各项机能代谢的变化,同时可以维持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以及增强机体术后的免疫功能,是一种非特异的防御反应[1]。但是应激反应过度对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坏处,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减少术中应激反应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关资料表明[2],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为了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在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上的作用,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鹰潭市中医院2015年1月~2015年

6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38.5±5.5)岁;骨科手术18例,普外科手术22例,妇产科手术7例,其他手术3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2~46岁,平均年龄(37.5±4.5)岁;骨科手术15例,普外科手术20例,妇产科手术

5例,其他手术1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检查和准备、饮食管理、术中护理配合等方法。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3]:(1)术前功能训练指导。手术前培养患者咳嗽和咳痰的规范方法,指导患者坐下,将身体稍前倾,慢慢地深吸气,闭气几秒钟,然后咳嗽2~3声,咳痰时拍打背部促进痰液的排出,培养患者习惯手术的体位,保持患者术中合理的体位。(2)术前心理疏导。术前患者难免会出现紧张情绪,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适时地进行心理疏导。(3)术中保温护理。在病房和手术室应用恒温毯,开启恒温毯后调制温度

30℃~40℃,控制患者病房和手术室的温度,维持舒适的温度。手术过程中也要做好手术部位和其他部位的保暖工作。(4)术前感染预防。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的身体和周围环境进行清洁护理,必要时合理使用药物控制。(5)术前精心护理。嘱托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健康的食谱有利于防止便秘。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

1.3 观察指标[4]

1.3.1 评价患者生理指标 根据相关文献,制定如下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在血压、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肾上腺素浓度等生理指标上的变化情况。

1.3.2 评价患者心理指标 采用SCL-90对2组患者术中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有恐怖、躯体化、焦虑等项目,<2分代表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前、术中生理应激指标情况比较 2组术后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中的肾上腺激素等应激反应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中生理应激指标情况比较(x±s)

2.2 2组患者术中的心理状态比较 根据SCL-90,对照组术中躯体化、恐怖、焦虑的分数分别为(2.18±0.12)、(2.35±0.17)、(2.25±0.11),观察组术中躯体化、恐怖、焦虑的分数分别为(1.88±0.15)、(1.85±0.17)、(1.97±0.18),2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术中各心理状态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t=11.043,恐怖t=14.706,焦虑t=9.386,P<0.05)。

3 讨论

相关文献表明[5],肾上腺激素是反映机体应激反应的一个较为特异的指标,进行牵拉、切割等手术操作均可以使机体产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靶线轴功能增强,血中儿茶酚胺等浓度提高,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然而一旦儿茶酚胺的浓度超过正常的数值水平,就会使机体代谢发生亢进,即血糖和血脂的含量不断增加,不利于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正常运作[6]。在患者做手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在围手术期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往往表现为手术前的失眠、噩梦等睡眠问题,术中会有紧张的情绪,这些都是患者对于手术的一些应激反应[7]。应激反应及其程度均可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所以我们要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对能力,使其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身体和精神上的恢复。

“围手术期”一词最初见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文献中,之后国内逐渐开始使用。有关文献显示[8],所谓围手术期指的是从患者因病需要手术治疗住院时起至出院时为止的期间。本研究对本院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中的肾上腺激素等指标和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情况,有效地减少了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够使患者得到有效且快速的恢复,在临床的应用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1] 田春,李敏,王中林,等.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术中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5,44(6):845-847.

[2] 杨春鑫.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在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9):267.

[3] 睢淑清.为手术患者进行精细化围手术期护理对其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4):12-13.

[4] 张瑾.保温护理对68例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5(20):156-158.

[5] 林毅,王松清.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麻醉与镇痛,2011,18(29):97-98.

[6] 廖建泉,葛均波.去肾交感神经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9):512-515.

[7] 李仕明.全麻与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抑制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94-95.

[8] 俞水娣.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14-20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71

江西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手术室 (占样娥)

猜你喜欢
机体心理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邓俊峰作品选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