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6-06-09 12:54曾亮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消化内科优质

曾亮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曾亮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2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康复的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率为96.08%,对照组的康复率为64.7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6.8±0.4)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2.8±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4%、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内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效果,除此之外,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其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推动了医疗服务水平不断进步。医院护理的模式主要通过以病症的治疗为主,转化为以患者为主,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1]。本次研究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这种护理属于新型的护理概念,其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提供护理服务,更加重视基础的护理。可有效的落实护理人员护理方面的职责,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2]。本次研究对102例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2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男34例,女17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3.2±4.7)岁。包括:15例上消化道合并消化道溃疡,10例消化性溃疡,11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肝硬化、7例胃溃疡。对照组男35例,女16例;年龄29~69岁,平均年龄(43.5±4.9)岁。包括:14例上消化道合并消化道溃疡,11例消化性溃疡,10例肝硬化,10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胃溃疡。2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即抗感染和常规疗法治疗,以及药物和行为方面的护理。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心理方面的护理: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保持足够的热情接待患者,并实行健康方面的宣教工作,消除患者对于医院环境的陌生和害怕,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为患者介绍一些病症的基本知识,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日常护理工作,护理人员给予这类病症患者更多关注和安慰,以日常的沟通、交流,充分的了解其实际的心理状态、临床方面的需求,并对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观察,给予其心理方面的疏导,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治疗、护理的自信。饮食指导,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叮嘱其多食用一些高纤维、维生素、低脂肪和易于消化的食物。手术后3 d内,叮嘱患者以流食为主,第4天开始应结合患者的病情,以流食-半流食-普食饮食方面的要求,加以适当的调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禁食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饮食方面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以防止不良的食物对患者消化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促使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健康方面的教育:结合患者实际的病情、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内容,制定健康方面的教育计划,并为患者分析发病的原因,介绍治疗的方法和需要检查的项目,进而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顾虑。叮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到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分析并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工具SPSS 19.0对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康复率为96.08%,对照组的康复率为6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康复率观察组5132(62.75)17(33.33)2(3.92)49(96.08)a对照组5119(37.25)14(27.45)18(35.30)33(64.70)

2.2 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6.8± 0.4)d优于对照组的(12.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评价[n(%)]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护理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而护理方面的质量同时存在一定的欠缺,进而使得护患纠纷频出[3]。本次研究,对内科护理患者实行优质护理,这种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方面的质量,对于医院方面的效益可非常有利,并可从根本上改善护患间的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患者自我保护方面的意识也在逐渐提高,其对于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的要求更高[4]。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的提高护理的技术、护理的水平,并能够熟练的掌握护理方面的技术,不断归纳、总结护理方面的技巧,尽可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临床方面的需求,降低护患、医患的纠纷问题,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此外,这种护理模式还能够有效的确保患者的满意度,而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同时为优质护理主要的工作[5-6]。优质护理,属于当前护理工作最为主要的护理模式之一,其对于日后的护理方面的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主要服务的对象为患者,尽可能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能够保证医院服务的质量,且安全、可靠,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7]。消化内科的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所以,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风险,同时存在较高的负荷[8]。护理方面的人员需要不断调整身心的状态,提供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熟练的掌握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以避免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情况,造成护患方面的不必要的纠纷。而有效的应用优质护理,对于消化内科患者的康复情况非常有利,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临床医疗的护理水平和质量[9]。

本次研究结果能够看出,观察组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从2组患者住院时间来看,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短,通过结果可以看出,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能够促使患者早日得以康复,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方面的纠纷,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应用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较好,并能减少患者实际住院的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1] 彭爱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体现[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4):369-370.

[2] 蒋改女.浅析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8):173.

[3] 李碧艳.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优质护理应用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1(11):355.

[4] 赵萍,章昌地.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E 2):182.

[5] 金秀琴.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98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饮食保健,2014(2):115.

[6] 李秀莲.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16):209.

[7] 王丽华.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4):255-256.

[8] 林丽珍,林碧,朱秀清.优质护理服务下心内科住院患者对陪护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9):127-128.

[9] 周雅梅.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8):130-1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72

江西 330009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 (曾亮)

猜你喜欢
消化内科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