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行乳癌根治术的心理护理探究

2016-06-09 12:54孙宇红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乳癌根治术乳腺癌

孙宇红

乳腺癌患者行乳癌根治术的心理护理探究

孙宇红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行乳癌根治术治疗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作用。方法 将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总共46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方法,总结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情感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运用在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既能改善其心理状态,又能保障生活质量,适合广泛推广。

乳腺癌;乳癌根治术;心理护理;应用效果;生活质量

乳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且手术效果明显,但由于术后患者时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一定程度下不但会阻碍术后放化疗的顺利进行,甚至还会降低手术治疗效果,极不利于患者的生存质量[1-3]。为此,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促进手术治疗质量以及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中对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主要采取了心理护理,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观察对象选择江西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后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35.21±2.18)岁;15例为左乳部位,8例为右乳部位;2例属于髓样癌,6例属于导管内癌,15例属于浸润性导管癌。实验组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5.30±2.08)岁;16例为左乳部位,7例为右乳部位;2例属于髓样癌,7例属于导管内癌,14例属于浸润性导管癌。2组的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生命体征检查、病情监测及记录、环境护理等方面,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健康教育。因患者缺乏一定的疾病认知度,很有可能影响后期的预后改善,因此护理人员需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以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宣传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其中包括乳腺癌发病机制、发展进程、手术治疗内容及目的等,以此促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同时,借助以往治愈的成功案例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观点,从而增强其治疗信心,使其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2)加强护患沟通。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需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为患者着想。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自身仪表,随时保持柔和的语气、亲切的态度,让患者从内心感受到关心和支持。同时,在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予以其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如年轻患者担心术后性生活而产生一定的顾虑,此时可向其讲解该手术方式治疗的目的,并例举临床病例消除其内心的顾虑。此外,还可通过听音乐、打牌等方式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此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

(3)加强家庭支持。研究发现,家庭的关心与支持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建立乐观心态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护理人员除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之外,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心理沟通,尤其是患者配偶,即根据患者及其配偶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措施,并在此期间鼓励伴侣之间增加情感交流。从而提高彼此的心理满足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成分。除此之外,指导患者家属、朋友予以其更多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关心,继而不断提升其治疗信心。

1.3 评价标准 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DS)及抑郁自评量表(SAS)来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4],分数越高,说明焦虑及抑郁程度越严重。同时,参照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定

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5],包括情感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等4个条目,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S 15.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对比 护理前,2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DS、SAS评分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对比(x±s,分)

2.2 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情感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导致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继而给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威胁[6-7]。现阶段,手术方式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尤其是乳癌根治术的发展为提高该疾病临床治愈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术后患者因担心缺失乳房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导致手术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该类患者术后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心理护理主要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能够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予以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一来可以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其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二来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其不良情绪成分[8]。除此之外,还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全面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本研究中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护患沟通、家庭支持等干预措施,有效完善了心理护理内容,继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加以心理护理方法后,SDS、SAS评分较护理前得到显著改善,并且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后的情感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基本形成一致[9-10]。

表2 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比(x±s,分)

综上所述,对采取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好更及时地恢复身体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 熊美玲.心理护理改善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9):103-104.

[2] 赵迪.乳腺癌根治术及乳房重建术体位护理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254-256.

[3] 李阅,张博,张莹,等.乳腺癌手术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257-258.

[4] 郭凌云,米媛媛.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伴并发症患者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6):458-461.

[5] 陈峰,沈灵姿,邵燕萍,等.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影响的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9):845-847.

[6] 卢玲.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4,38(1):96-97.

[7] 范芸蔚.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J].健康之路,2015,14(9):172.

[8] 侯艳玲,王连花,王玉霞.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4):256.

[9] 文丽君.乳腺癌患者术后延伸护理服务的应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14(5):609-610.

[10] 赵东英.改进式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2):1657-16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74

江西 333000 江西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 (孙宇红)

猜你喜欢
乳癌根治术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易致乳癌吗?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警惕男性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