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2016-06-09 12:54同小利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成功率脑出血护理人员

同小利

探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同小利

目的 分析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抢救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系统的急症抢救护理方法,对2组患者急诊抢救后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统计对比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死亡率、生存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急诊抢救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抢救成功率、生存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则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能有效提升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急诊;抢救;护理;脑出血

脑出血病情变化非常快,而且发病也很急,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是临床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急重症,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的几率较高,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导致死亡[1]。患者在治疗期间长时间卧床,身体抗病能力减低,因此需要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以提升生命质量,有效预防并发症。本文对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西安市北方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0.4±1.6)岁;硬膜出血患者14例,基底节出血患者11例,丘脑出血患者8例,脑干出血患者2例,其他部位出血患者5例。试验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49.4±5.7)岁;硬膜出血患者13例,基底节出血患者10例,丘脑出血患者9例,脑干出血患者4例,其他部位出血患者4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抢救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病房的环境以及协助医生进行治疗等。试验组患者给予系统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具体的护理方法内容如下。

(1)做好诊前系统评估:当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做好急救准备,在电话中要尽量能详细了解到患者具体情况,医护人员准备好必要的抢救物品和器械后开启绿色通道,实现急救生存链的无缝链接。

(2)准确安排体位:脑出血患者会因体位改变导致颅内出血,压迫到心血管和呼吸中枢系统,最后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因此在急救过程中需对患者体位进行合理安放,保护患者头部,以平卧位为主,头自然偏向一侧,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针对呼吸微弱者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改善缺氧状态。

(3)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护理人员掌握现代护理服务的方法,掌握丰富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要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在日常护理中能站在患者的角度的考虑问题,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几率[3]。

(4)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技术:有效提升急症护理人员的抢救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了解急症医疗护理的新形势和新动态[4]。

(5)强化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急诊科的急救用品完好情况会对抢救工作的质量和状态产生直接影响。急症抢救的药品、设备和物品一定要保证处于完好状态。交接班时要对抢救药品、设备和物品进行严格的检查,定期保养仪器和设备,让仪器、设备能处于最佳状态[2]。

(6)完善抢救流程: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患者出现误吸。为保证抢救用药,需要及时建立两条及以上的静脉通路。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脑水肿等并发症[5]。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评估并请。

1.3 疗效评价标准[5]利用格拉斯术后恢复评分标准来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死亡和评分小于8分的患者为无效,8~15分的患者无有效,超过15分的患者为显效。并统计对比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死亡率、生存质量和满意度。生存质量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进行评定,共包括个人情况、病情控制、生活能力、精神状态4个大项目,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佳。满意度采取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评定,包括急救速度、护理人员操作、患者家属等待情况、患者苏醒后疼痛感受等项目,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中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诊抢救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试验组抢救成功率、生存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则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比较重,而且病情变化也比较快,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伤残率和病死率。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护理人员是患者入院抢救的护理措施直接实施者,所以护理人员应该要掌握有效、及时和正确的处理伤情的方法和急症抢救护理方法,这样才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让抢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充足的时间[6-7]。

表2 2组患者强求成功率、生存质量、满意度评分、死亡率比较[n(%),x±s]

本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抢救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系统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系统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能让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让患者的死亡率降低,而且还能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让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张辉.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急救处理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 20(36):46-47.

[2] 梁瑞芳,张红英.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急诊抢救与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0:1372-1374.

[3] 张惠娜.脑出血患者接受急诊抢救的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4, 15:3372.

[4] 吴建华.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8:140-141.

[5] 汪益琼.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99-101.

[6] 袁咏梅.50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J].当代医学, 2014,20(21):77-78.

[7] 王灵芝.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6,22(10): 115-1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76

陕西 710043 西安市北方医院急诊科 (同小利)

猜你喜欢
成功率脑出血护理人员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