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LASIK治疗高度近视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016-06-09 12:54张莉花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角膜安全性有效性

张莉花

护理干预在LASIK治疗高度近视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张莉花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并且对100例高度近视患者分组行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100眼)、对照组50例(100眼);在对照组临床中,对患者进行LASIK治疗,不采取护理干预,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LASIK 治疗高度近视中应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患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干预,进行LASIK治疗后,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与预期矫正视力符合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2组高度近视患者,研究组在术中固视、视力恢复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方面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挥安全性。结论 在临床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预期矫正视力符合率,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相较于单一LASIK手术治疗可改善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发挥积极护理干预作用。

LASIK;护理干预;有效性;安全性;高度近视

在临床中针对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均会存在焦虑情绪,这将会影响LASIK手术效果[1]。本研究对近年医院收治100例高度近视患者,分析观察临床在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行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其均符合进行

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标准[2]:(1)2周内没佩戴隐形眼镜的患者,3星期内没佩戴硬镜的患者;(2)患者角膜厚度均>480 μm;(4)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5;患者也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可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针对研究组,需行手术治疗眼数共为100眼,男30例(60眼),女20例(40眼),高度近视患者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3.5±5.3)岁;对照组中,需行手术治疗眼数共为100眼,男29例(58眼),女21例(42眼),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2.5±4.3)岁,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眼数、性别比例、年龄)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本次手术中应用德国产鹰视蓝调酷眼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以及法国目利亚M 2旋转型角膜板层刀完成LASIK手术治疗。

对患者LASIK术前,应用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联合电脑验光(NIDEK AR-600 A);术中,应用0.5%的爱尔凯因点眼进行3次表麻,并对患者术眼周围进行眼科常规的消毒工作,之后可铺无菌巾、应用开睑器作开睑处理,并在颞侧角膜上皮做好直线划痕标记;应用负压环吸引患者眼球,确保患者眼压可上升到

65 mmHg以上,此时患者情况,在鼻侧做厚度100~130 μm,直径7.5 mm角膜瓣,并翻转角膜瓣,在基质根据手术预期矫正度的105%进行激光切削,冲洗角膜瓣层,然后将角膜瓣复位;术后予以氟美瞳眼液、人工泪液,嘱咐患者点眼1个月,每周递减

1次。

研究组中,对患者在应用LASIK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基于对照组LASIK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术前护理干预中,关注LASIK手术患者情况,通过言语与外科手术患者交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手术原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同时,详细询问病史,教会患者如何抑制咳嗽、打喷嚏的方法, 进行术中固视训练以便配合手术治疗。术中护理干预,可对患者进行心理放松训练与自我暗示,使患者呼吸、心率、血压保持稳定,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其患者手术的忍受力,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术后护理干预,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滴眼液,严格遵医嘱用药,如有不适随时复诊;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评估标准 针对2组患者在治疗后1 d、1个月、3个月期间,根据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与预期矫正视力符合情况,比较2组治疗有效性。

观察患者术中固视情况:以患者眼睛周边角膜6点位,根据其对应的下眼睑标记点作为判断眼位偏移的参照点,并可以通过手术显微镜以及监视器进行观察,若是眼位的偏移范围较大且时间较长,则表示患者固视差;若是偏移范围内无偏移,表示患者为固视好。同时,可以联合分析2组患者视力恢复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分析比较2组治疗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结果的处理中,采用统计学版本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治疗有效性对比 对于2组行外LASIK手术高度近视患者,在研究组患者中,其进行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术后裸眼视力与预期矫正视力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有效性对比[n(%)]

2.2 2组临床安全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在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后,患者在术中固视、视力恢复时间、角膜上皮下愈合时间方面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2组视力恢复时间、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时间比较[n(%)]

表3 2组视力恢复时间、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时间比较(x±s)

3 讨论

据悉,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可以保留角膜上皮与前弹力层的完整性,应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性[3-5]。临床中,可将护理干预作为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成功保障。针对临床高度近视患者LASIK治疗中,优选护理干预方法,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6]。在临床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干预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发挥积极应用作用[7]。研究组经干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临床视力恢复时间(6.12±0.26)d、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时间(3.18±0.11)d显著缩短与对照组视力恢复时间(9.01±1.32)d、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时间(5.52±1.0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LASIK术后恢复时间,发挥临床护理安全性。针对LASIK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8],减轻患者对外科手术治疗焦虑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实,在临床中针对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相较于对照组应用单一LASIK手术治疗,可改善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发挥积极应用作用,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护理干预方法。

[1] 王艳华,李追,虞林丽,等.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术后护理宣教[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7):2627-2628.

[2] 张媛媛,伏丽珍,王敏,等.LASIK应用于近视眼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意义[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354-354.

[3] 葛明,马占强.Lasik术后10年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4(18):53-54.

[4] 袁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近视患者视野改变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3):91-93.

[5] 蒋国安.准分子激光手术在眼科屈光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7):36-37.

[6] 王召格.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准分子LASIK治疗难治性近视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7):2470-2472.

[7] 林苏,易丽芳.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治疗近视患者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3,23(2):281.

[8] 雍桂珍,兰长骏,甘宇业.疼痛护理对LASIK手术的疼痛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16):2663-26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77

江西 330006 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近视激光治疗中心 (张莉花)

猜你喜欢
角膜安全性有效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变形的角膜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超薄角膜瓣LASIK与LASEK的观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