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效果研究

2016-06-09 12:54艾丹钟丽珍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司酮子宫出血绝经期

艾丹 钟丽珍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效果研究

艾丹 钟丽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4组分别按米非司酮15 mg、12.5 mg、10 mg、6.5 mg口服治疗,每天1次,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的性激素水平,并测量比较各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及内膜厚度。结果 米非司酮15 mg、12.5 mg、10 mg与6.5 mg均有可能导致患者闭经,在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治疗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 mg剂量组复发率要高于其他各组(P<0.05),15 mg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米非司酮治疗后各组的血清孕酮、FSH、雌激素、LH浓度均下降,其中10 mg剂量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15 mg剂量组较大,而10 mg剂量组虽不良反应稍大于6.5 mg剂量组,但是其综合疗效更佳。

阴道不规则流血;米非司酮;围绝经期;不同剂量

围绝经期不规则出血也称为围绝经期功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卵巢的功能减退出现的子宫异常出血,该病发病还可诱发患者出现继发感染、贫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还需进行子宫切除,对围绝经期的女性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可以说围绝经期不规则出血的女性饱受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负担[1]。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对于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治疗越来越重视。高效、迅速且对机体损伤较小的药物必将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相比其他类药物,米非司酮更能够达到人们现有的要求,但对其应用剂量的讨论一直从未停止过,至今临床上也无明确的剂量标准,因此取得的治疗效果往往因给药剂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对于其疗效的评价尚未统一,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2]。值得我们肯定的是,尽管不能确定给药剂量,但无论在哪种剂量下米非司酮的控制出血的效果都是非常确切的。因此,探讨该药物剂量变化对效果的影响非常有必要。近年来本科室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大样本200例使用米非司酮的剂量的划分出四个层次,详细分析不同剂量对出血的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纳入2013年1月~2014年1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

4组,每组50例,分别为15 mg剂量组、12.5 mg剂量组、10 mg剂量组与6.5 mg剂量组。其中15 mg剂量组50例,平均年龄(52.25±10.23)岁;12.5 mg剂量组50例,平均年龄(52.48± 9.63)岁;10 mg剂量组50例,平均年龄(53.45±8.32)岁;6.5 mg剂量组50例,平均年龄(51.96±8.75)岁;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围绝经期无排卵型阴道不规则出血的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3]进行制定。

1.3 纳入标准 (1)年龄48~56岁;(2)符合本病诊断标准;(3)近期未接受过其他激素治疗;(4)无服用米非司酮的药物禁忌证;(5)治疗前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各系统功能未见异常;(6)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依从性强。

1.4 排除标准 (1)年龄<48岁或>56岁的患者;(2)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疾病;(3)有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4)不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依从性差的患者。

1.5 研究方法

1.5.1 给药方法 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纳入研究的200例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25 mg,国药准字050 H 19220)治疗剂量分别为15 mg、12.5 mg、10 mg与6.5 mg,每天1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的性激素水平,并测量比较各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及内膜厚度。

1.5.2 观察指标 采用米非司酮对患者治疗前后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检查血清孕酮、雌二醇、FSH、LH浓度;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子宫的大小及内膜的厚度;了解用药的不良反应及月经情况。

1.6 疗效评价标准 分为复发、有效、闭经。复发:停药后患者再次出现阴道出血现象,需要继续治疗;有效:各指标恢复正常,用药治疗期间阴道没有不规则的出血现象;闭经:6个月之后也没有复发的现象,停止用药之后患者没有阴道的流血现象。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分析,所有收集的数据资料均妥善存档,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s”表示。遵循正态分布而且方差齐性,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故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将运用4种米非司酮剂量治疗的患者进行效果比较,米非司酮15 mg、12.5 mg、10 mg与6.5 mg均有可能导致患者闭经,在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治疗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 mg剂量组复发率要高于其他各组(P<0.05),15 mg剂量组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反应发病率高于其他组(P<0.05)。见表1。

表1 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n(%)]

2.2 4组用药前后体内孕酮、雌二醇、FSH、LH的变化情况比较 各组在米非司酮治疗后血清孕酮、雌二醇、LH、FSH检测水平均有下降,12.5 mg剂量组效果更明显。见表2~表5。

表2 4组用药前后体内孕酮的变化情况比较(x±s)

表3 4组用药前后体内雌二醇的变化情况比较(x±s)

表4 4组用药前后体内FSH的变化情况比较(x±s)

表5 4组用药前后体内LH的变化情况比较(x±s)

3 讨论

围绝经期即更年期,是女性从旺盛的生育功能时期走向衰退的过渡时间段。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根据诱发疾病的不同分为功能性、器质性两大类。功能性子宫出血俗称功血,是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主要原因[4]。有研究对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归类,结果显示接近40%的阴道出血是由功能性子宫出血造成。杨艳等通过总结903例阴道出血患者的刮宫资料,患者年龄以40~49岁为主,结果显示超过50%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由功能性子宫出血引起。而50岁以上的女性功能性出血的几率也比较高,这可能与现代生活水平提高,妇女绝经期后延有一定的关系。其它主要原因还包括恶性肿瘤和炎症等。

阴道出血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药物两种。刮宫治疗能够有效迅速止血,但我们建议在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的证据时,尽量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自上个世纪起,临床上对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用途的探讨一直都未间断。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米非司酮分子式C29H35NO2,分子量429.6[5]。其系抗孕酮受体阻断剂,能够与孕酮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具有很好的抗孕酮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讲,米非司酮对于功能性出血并无治疗效果,但现代药理学显示,米非司酮可作用于丘脑、垂体,抑制生殖系统分泌轴,抑制LHRH的分泌,影响FSH与LH的释放,从而抑制卵泡的发育。米非司酮可与孕酮产生拮抗作用,还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产生影响[6]。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对孕酮受体的亲和力可达到天然孕酮的5倍之多,具有强大的抑制内膜的增生,减少宫内出血,促分裂作用[7]。服用米非司酮后部分患者会出现闭经的现象,但停药后可恢复,提示米非司酮对机体的影响是可逆的。在米非司酮作用之下,卵泡中早期可长时间保持机体雌激素稳定,有效预防雌激素波动而出现的突破性出血或撤退性出血。由此可见,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不规则出血效果值得肯定。

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并无完整统一的用药方案。大量的研究经证实长期小剂量用药,效果较好,对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对围绝经期女性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女性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剂量下米非司酮对不规则出血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8]。本项目拟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200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女性进行治疗,观察总结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雌激素水平、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提示米非司酮各个剂量组均有可能导致患者闭经,在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治疗有效率上差异不大,6.5 mg剂量组复发率要高于其他各组(P<0.05),15 mg剂量组不良反应反应方面的发病率较高(P<0.05);各组在米非司酮治疗后血清孕酮、雌激素、LH、FSH浓度均有下降,10 mg剂量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女性对于围绝经期的特殊性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这一特殊时期出现的各种疾病的治疗也更加重视,必须将对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治疗效果明确,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15 mg剂量组较大,而

10 mg剂量组虽不良反应稍大于6.5 mg剂量组,但是其综合疗效更佳,该剂量对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安全有效,相关机理还有待于接下来更深入的研究。

[1] 袁桃芬.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0):66-67.

[2] 郑蔓嘉.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剂量与疗效[J].广东医学,2011,32(14):1874-1876.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

[4] 王娜,赵薇,石磊,等.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341-343.

[5] 徐晓仙.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40例疗效观[J].江西医药,2013,48(6):543-545.

[6] 张燕,唐宏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4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2-3.

[7] 康清华,肖龙华,肖文琴.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用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5,50(4):347-349.

[8] 王丽鸽,孙丽萍.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6):2300-230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83

江西 330000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艾丹)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 (钟丽珍)

猜你喜欢
司酮子宫出血绝经期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