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2016-06-09 12:54白耀博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依那普利

白耀博

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白耀博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依那普利治疗基础上使用吲达帕胺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是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安全性也能够得到保障,是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有着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依那普利;吲达帕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非常多,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而造成的疾病,患者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症状,而这些症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等造成尤为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甚至非常的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在这些症状中,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尤其是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在发病时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伤害更是严重[1]。高血压就是非常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有研究显示,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上,依那普利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单独使用的效果不好[2]。本研究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依那普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吲达帕胺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5~69岁,平均(59.78±6.54)岁。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已经通过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并得到确诊。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5~68岁,平均(58.69±6.21)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6~69岁,平均(60.59±7.85)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均需要按照常规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首先对患者实施详细的血液以及心电图的检查,并针对这些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2组患者均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依那普利为复方依那普利片(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40199),每次为患者提供5 mg,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需要进行吲达帕胺的治疗。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吲达帕胺为吲达帕胺片(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 20063623),每次为患者提供2.5 mg,每天1次。

1.3 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性的消失,对其实施血压检查后发现,血压已经下降到了120 mmHg以及85 mmHg以下。有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明显好转,但没有完全消失,血压下降到140 mmHg以及90 mmHg。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以及血压等情况没有出现任何的好转,甚至出现再次的上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统计学软件选择为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完成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内科的多发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扫度分泌缺陷或是胰岛素自身生物功能受损的情况,这会导致患者体内长期性存在有高血糖的症状。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非常多,并且也会呈现出家族发病的特点[3]。几乎有5成的糖尿病患者均会有着糖尿病史,在临床上至少会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会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另外,若饮食过多、活动量减少导致的肥胖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这也是目前常见的2型糖尿病最为主要的一种原因。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的症状,但这些症状并无较高特异性,例如多饮、多食、多尿、食欲不振、消瘦等,这些症状并不会让患者明确的意识到自身的疾病,因此诸多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在临床上出现疾病不断发展的情况,最终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发生[4]。

目前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依那普利治疗为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也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临床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转化成为有效的药物,而这种药物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对患者体内的血管紧张素酶会有这比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管紧张素II的实际含量,让患者全身的血管有着舒张的效果,并让血压进一步的下降,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5]。另外在临床应用依那普利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并不会造成患者出现相关不良反应,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治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在目前也有着很多的研究显示,若是单一的使用依那普利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并不佳,同时在治疗的安全性上也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目前需要采取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吲达帕胺是磺胺类的利尿药物,使用抑制远端肾小管皮质稀释段的再吸收以及水电解质,即能够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6-9]。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并刺激前列腺素PGE2和前列腺素PGI2的合成,同时降低血管对于血管加压胺的敏感性,即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抑制住血管吸收的情况,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起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而在本次研究中也显示,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而安全性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提升。这对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使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1] 鲁腊英,王志军.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6):71-72.

[2] 濮艳姑,胡家庭.依那普利联用吲达帕胺逆转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超声改变和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3):366-368.

[3] 叶慧玲,刘嘉眉,曾昭华,等.吲达帕胺合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0例疗效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2):1550-1552.

[4] 吴伟文.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联合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800例治疗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134-135.

[5] 张雅冰.联合应用吲达帕胺和依那普利分散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7):27-28.

[6] 罗曰栋,罗俊明.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8):56-58.

[7] 花爱华.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8):90-91.

[8] 卞海洪,蒋廷波.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1,29(4):297-299.

[9] 李忠华.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9):1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84

辽宁 110041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白耀博)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依那普利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