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2016-06-09 12:54林鹰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骨科

林鹰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林鹰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实验组于术前15 min进行氟比芬洛酯50 mg的静脉缓注,对照组于术前15 min进行生理盐水10 mL的静脉缓注,比较2组患者术后1、2、4、6、12、24 h的疼痛程度及24 h总体镇痛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例数和程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2、4、6、12、24 h的VAS评分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的总体镇痛情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术后镇痛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预防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急性疼痛,还具有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增强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老年患者;骨科手术

随着医学科技和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传统单一的术后镇痛的模式已经被打破,超前镇痛的概念已经越来越被人接受[1]。本次研究通过对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具有靶向作用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镇痛的影响,获得了满意结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65~75岁,平均年龄(69.41±3.05)岁,体质量54~66 kg,平均体质量(60.47±4.11)kg,ASAⅠ~Ⅱ级,排除对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过敏、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碍、正在使用喹诺酮类消炎药以及术前24 h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以上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年龄以及ASA分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做对照比较。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于术前15 min进行氟比洛芬酯(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41508)50 mg的静脉缓注。对照组患者于术前15 min进行生理盐水10 mL的静脉缓注。术后镇痛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镇痛液配置采用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113508)0.8 mg+昂丹司琼(陕西开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65286)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基本参数设置为负荷量3 mL,背景量为2 mL/h,追加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15 min。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有无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口干、嗜睡、尿潴留、皮肤瘙痒、异常出血和呼吸抑制等)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发生例数和程度等。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1、2、4、6、12、24 h的疼痛程度及24 h总体镇痛情况。VAS疼痛评分采用10分标尺进行评定:0分为安全无痛,镇痛效果优;1~3分为轻度疼痛,镇痛效果良好;4~6分为中度疼痛,镇痛效果一般;7分以上为重度疼痛,镇痛效果差;10分为难以耐受的疼痛,镇痛效果无效。优:VAS评分0分,不良反应无;良:VAS评分1~3分,不良反应少;一般:VAS评分4~6分,不良反应少;差:VAS评分7~9分,不良反应多;无效:VAS评分10分,不良反应多。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1、2、4、6、12、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患者24 h的总体镇痛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组间镇痛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x±s)

表2 2组患者24 h总体镇痛情况比较[n(%)]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生命体征稳定,拔管后均无血氧饱和度下降和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

3 讨论

骨科手术一般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创伤,且手术时间长,会引发一定的全身炎症反应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愈合情况不佳、术后感染等不良情况[2]。由于老年骨科患者逐年增多,对手术后的镇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老年人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使中枢神经系统对麻醉性镇痛药的敏感性增高,药效增强,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也增多[3]。氟比洛芬酯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靶向抗炎镇痛剂,具有降低神经中枢敏感性、减少痛觉冲动产生的作用[4]。本次研究在此背景下,对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患者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并将其与应用常规镇痛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对于没有使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优缺点,为该使用方法提供临床研究证据。

超前镇痛是指在围手术期通过减少有害刺激传入所导致的外周和中枢敏化,以抑制神经可塑性变化,从而达到既能有效镇痛,又可以减少镇痛药用量及预防出现慢性疼痛的目的[5]。超前镇痛使麻醉停药后急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疼痛干预有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氟比洛芬酯是一种由脂微球包裹的氟比洛芬酯制剂,通过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使其具有靶向性,脂微球能促使其包裹的药物选择性的聚集于人体炎症部位,并使包裹药物在合适时机释放,增加药效的持续时间。此外,脂微球易于跨越细胞膜,在其进入血液后可迅速被酯酶溶解,使氟比洛芬酯被释放,促进药物吸收,起效快。氟比洛芬酯在羧基酯酶的作用下可生成活性氟比洛芬,该物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使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减弱,从而减轻机体疼痛敏感化,起到靶向抗炎镇痛的效果[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1、2、4、6、12、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其24 h的总体镇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术后镇痛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安全可行性高。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为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提供一种新的多模式镇痛方法。

[1] 刘宗明,高嵩,李中举,等.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老年青光眼患者乳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0(14):3873-3874.

[2] 郝建礼,张丽红.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PGE 2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3):189-190.

[3] 王仿,张晗,肖莉,等.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脊柱手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3,25(10):1392-1394.

[4] 柴林,甘建辉,郑智文,等.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镇痛及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1(1):17-19.

[5] 刘玉文.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骨科手术术后镇痛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3):203-206.

[6] 王仿,赵欣,董补怀,等.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脊柱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98-139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97

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麻醉科 (林鹰)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骨科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