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观察

2016-06-09 12:54叶文成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效果显著利钠心室

叶文成

前列地尔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观察

叶文成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选取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用常规抗心功能不全治疗,观察组40例用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法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BNP、CO、LVEF水平分别为(74.0±14.5)ng/L、(5.75±1.60)L/min、(53.00±2.43)%与对照组BNP(96.0±48.5)ng/L、CO(5.15±1.17)L/min、LVEF(47.05±1.54)%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用药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脑钠肽水平,效果显著。

前列地尔;慢性心功能不全;脑钠肽

慢性心功能为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现象则极易促使血浓度上升,对患者预后影响很大[1]。血浆脑钠肽为一种新的心脏标志物,本研究为探究前列地尔在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中的作用,对75例患者行不同方式治疗,效果显著,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选标准:所入选患者活动后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胸痛、心悸、气促、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经心脏超声监测、心电图、胸片等检测显示为异常;病史不超过10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排除标准:排除伴有全身感染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伴有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为62~79岁,平均年龄(68.0±1.6)年,平均病史(5.0±1.5)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级

15例,高心病7例,冠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9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1例;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72.0±1.5)年,平均病史(5.2±1.7)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16例,高心病9例,冠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0例。2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等。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前列地尔,前列地尔20 μg与生理盐水200 mL混合后,静脉推注,1天1次。2组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2周治疗,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尿量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

1.3 检测方法以及观察指标 (1)心脏彩超测定心功能水平:用彩色电脑超声仪诊断,探头频率为25 MHz。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心输出量(CO)、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2)脑钠肽测定:取空腹静脉血3 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2周脑钠肽水平。(3)统计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软件分析患者资料,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后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BNP、CO、LVEF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浆BNP、CO、LVEF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BNP、CO、LVEF水平对比(x±s)

2.2 不良反应 40例观察组患者中仅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肤发红1例,皮肤瘙痒2例,调整滴速后患者症状均好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为一种以心室功能不全、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称为心力衰竭综合征或心功能不全综合征。心功能不全的定义为不同病因而引发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恶化为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循环血量以及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情况下的全身代谢血流需求,而出现的神经激素系统激活、血流动力学异常两方面特征的综合征[2-3]。且有研究显示循环系统疾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引发心功能不全症状,致死率、复发率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生命健康[4]。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血流量下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且表现为肺循环静脉淤血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各类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对心血管疾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在检测患者心功能时多以A型利钠肽(ANP)、B型利钠肽(BNP)为标志物,且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中。BNP为含32个氨基酸多肽,其病理生理学意义重大[5]。其合成以及分泌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完成,含量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情况、呼吸困难程度、心肌纤维受牵张程度、心室充盈压等密切相关。一旦心室体积或压力增加,则会使得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进而导致压力增大、心室扩张明显,相对于健康人而言患者心室容量显著上升,射血分数下降,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因而导致心功能不全[6]。

前列地尔是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其属于外源性前列腺素E1的一种,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高效生物活性制剂,临床研究表明其用于改善心功能效果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可对血小板凝聚现象进行有效的抑制,并且可达到扩张血管的效果,同时该药物还具有一定的靶向特性,可有效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的浓度。(2)降低肺动脉压力。前列地尔可通过抑制A 2与血栓素合成,防止血管痉挛,降低肺动脉压,且改善呼吸困难、右心功能效果显著[7]。(3)可增加全身氧输送量以及新排血量。(4)排钠利尿,减轻容量负荷。(5)增强心肌收缩力。(6)扩张冠状动脉,且可有效改善心肌供氧供血[8]。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LVEF和CO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且优于对照组表明前列地尔改善心功能效果显著。而血浆BNP有明显下降,与常规方法相比,联合用药下降幅度更大(P<0.05)。表明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降低BNP的浓度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应用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1] 周健.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79-80.

[2] 余康康.比索洛尔用于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6):770-772.

[3] 高波伟.慢性心功能不全在老年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10(10):100-101.

[4] 王永丽.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B-型利钠肽测定对心功能不全判断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6-57.

[5] 黄国民,于秀旺,李汝湖,等.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β-型利钠肽测定对心功能不全判断的意义[J].江西医药,2013,48(10):892-893.

[6] 刘丹.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B型利钠肽测定对心功能不全判断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35(12):95-96.

[7] 梅前.临床药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监护[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2(4):376-378.

[8] 杨青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检测的价值[J].中国药业,2013,22(A 01):10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103

江西 344000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叶文成)

猜你喜欢
效果显著利钠心室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我能移动钙』效果显著 拔得头等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多地多样打传效果显著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天钢投巨资治污染,节能减排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