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研究

2016-06-09 12:54廖永强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消化性状况溃疡

廖永强

运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研究

廖永强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2组患者均进行1个月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优于对照组73.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20.7%,观察组患者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辩证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复发状况,且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可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推广运用。

中医辩证疗法;消化性溃疡;效果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患者常出现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均易导致患者疾病进展,引起消化道出血,若患者出血量过大时,将会引起休克现象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西医三联疗法是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方法,但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常出现复发状况。此次研究中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以期减少患者复发状况,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樟树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等相关检查符合《消化内科疾病》中关于消化性溃疡的相关诊断标准,均出现呕吐、恶心、腹痛等症状;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排除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精神性疾病,能自主表达意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45.7±5.1)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2.4±1.1)年;溃疡类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复合型溃疡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4.8±5.2)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2.5±1.1)年;溃疡类型: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复合型溃疡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对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给予患者30 mg兰索拉唑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67605;口服,1次/d,早餐前半小时服用)+500 mg克拉霉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 19993925;口服,1次/d,于餐后半小时服用)+500 mg阿莫西林分散片(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00492;1次/d,于餐后半小时服用)。连续用药1周后,改为单独使用兰索拉唑片治疗,1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给予肝胃阻滞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止痛和胃、疏肝理气、保肝护胃治疗,药剂组成:蒲公英15 g,白芍、枳实、柴胡、陈皮、香附、法半夏各10 g,甘草6 g,加水煎服,1天1剂,2次/d,给予患者早晚温服,持续用药治疗4 w。给予胃脾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止痛益气、温中健脾治疗,药剂组成:茯苓、黄芪各15 g,桂枝、白芍、陈皮、香附、党参、白术各10 g,炙甘草6 g,将上述药材混合,加水煎服,1天1剂,2次/d,给予患者早晚温服,持续用药治疗4 w。给予胃阴亏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养胃止痛、滋阴和中治疗,药剂组成:芍药、党参、生地、玉竹各15 g,麦冬、石斛、陈皮各10 g,甘草8 g,加水煎服,1天1剂,2次/d,给予患者早晚温服,持续用药治疗4 w。给予血瘀气滞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活血化瘀、止痛理气治疗。药剂组成:丹参、生蒲黄、香附、桃仁、红花、白芍、川芎、延胡索、五灵脂、甘草、当归各10 g,加水煎服,1剂/次,2次/d,给予患者早晚温服,持续用药治疗4 w。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及复发状况。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溃疡面基本愈合;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胃镜检查,溃疡面愈合>50%;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几乎无变化或加重,经胃镜检查,患者溃疡面几乎无变化或加大[1]。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综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优于对照组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综合对比[n(%)]

2.2 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综合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综合对比[n(%)]

2.3 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有2例复发,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复发,观察组患者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χ2=5.314,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常发病于十二指肠和胃部,是临床常见慢性溃疡疾病,是一种因胃液分泌过多而导致的黏膜自我消化疾病[2]。消化性溃疡可分为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溃疡,患者常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并伴随恶心、呕吐、反胃、烧心等相关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3]。

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常采取西药治疗,通过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等,从而改善患者消化道内环境,缓解患者炎症、溃疡状况。兰索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当药物转移到胃粘膜壁细胞的酸分泌细管后,其在酸性条件时能转变为活性体结构,这种结构能与质子泵抑制剂结合,抑制相关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患者胃酸分泌,改善患者胃溃疡状况[4]。但采取传统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时,患者常出现复发状况,且部分患者常出现疾病进展,引起多种并发症[5]。中医中将胃溃疡划为“胃脘痛”范畴,脾胃不顺、肝气不舒、气理失调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医治疗时给予患者辨证分型治疗[6-7]。此次研究中根据患者症状状况分为肝胃阻滞型、胃脾虚寒型、胃阴亏虚型、血瘀气滞型四种类型,并根据患者分型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王红玫[8]的相关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1.11%,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进一步肯定了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时,能根据患者实际疾病中医致病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给予相关中药材对器官进行调理,从而能从根源上改善患者疾病,抑制胃酸分泌,改善患者溃疡状况,有效减少患者复发状况[9]。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对患者耐受性要求低。

综上所述,中医辩证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复发状况,且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可将其作为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运用。

[1] 吕建国,贾晓会.中西医结合治疗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0):220.

[2] 邹继承.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175-176.

[3] 贾春红.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J].医药前沿,2014,4(27): 328-329.

[4] 邓文久.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 32(19):82-83.

[5] 张晶.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2(7):265.

[6] 王风雷.中医辩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8):179.

[7] 米丰涛.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19):138-139.

[8] 王红玫,尹建华.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0-21.

[9] 赵存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02例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4):3179-318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107

江西 331200 樟树市人民医院 (廖永强)

猜你喜欢
消化性状况溃疡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都是“溃疡”惹的祸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