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

2016-06-09 12:54刘雁明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收缩压空腹有效率

刘雁明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

刘雁明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西医诊治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行中西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且高于对照组72.00%(P<0.05);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8.00%,且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结论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率,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值得推广。

糖尿病;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

糖尿病与高血压在临床上均属于常见慢性疾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并且两种疾病的合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系数[1]。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治疗,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鉴于此,本研究针对该类患者采取了正确、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如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赣州市南康区人民医院接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符合疾病标准,随后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2.21±3.67)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9.84±2.30)年。治疗组男17例、女8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2.23±3.60)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9.82±2.28)年。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使用药物为依那普利(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66383),用药次数为每天10 mg/1次。治疗组采取中西药治疗,西药用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中药则采用牡丹皮、天花粉、泽兰、丹参各15 g、生地黄9 g等药物,用药次数为每天煎服1剂,分早晚2次服用。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0 w,10 w为1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1)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且症候积分降低>90%的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且症候积分降低>70%的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装,且症候积分降低>30%的为有效;患者达不到以上标准,甚至更为严重的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100%。(2)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3)观察患者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 16.0软件对数据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2.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2.2 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收缩压为(162.02±15.01)mmHg、舒张压为(96.28±10.27)mmHg;治疗组收缩压为(163.02±15.21)mmHg、舒张压为(96.17±10.29)mmHg,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为(141.03±16.11)mmHg、舒张压为(90.37±9.18)mmHg;治疗组收缩压为(128.05±15.17)mmHg、舒张压为(84.12±8.98)mmHg。由此得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等水平均得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2.43,P<0.05)。

2.3 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空腹血糖为(8.37±1.76)mmol/L、餐后2 h血糖为(12.09±2.28)mmol/L;治疗组空腹血糖为(8.21±1.69)mmol/L、餐后2 h血糖为(11.97±2.25)mmol/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为(7.01±1.56)mmol/ L、餐后2 h血糖为(9.51±1.98)mmol/L;治疗组空腹血糖为(6.02±1.40)mmol/L、餐后2 h血糖为(8.50±1.25)mmol/L。由此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水平均得到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2.16,P<0.05)。

2.4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 经统计得出,治疗组共发现2例不良反应,其中1例上腹不适、1例恶心呕吐、0例头痛、0例心悸,不良反应率为8.00%;对照组共发现8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上腹不适、3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1例心悸,不良反应率为32.00%。得出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并且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3]。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因素便是糖尿病与高血压这两种疾病的合并,同时也是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致死的重要原因。部分研究认为,糖代谢紊乱极易增强外周阻力,因而血压逐渐升高,另外高血压在一定时间内也会增加血容量引起患者血压升高,严重情况下极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以西医治疗为主,虽然在血压及血糖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过程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4]。因此,给予该类患者正确的治疗方式尤其重要。

糖尿病在中医上属“消渴”范畴,高血压在中医上属“眩晕”“头痛”范畴,该两种疾病合并后病情更为严重。有中医学者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具有阴阳俱虚、血脉瘀阻等特点,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平衡阴阳气血,有效抑制血压和血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降低药物依赖性及其他副作用等[5]。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合本次研究,中药中各个药物成分具有不同作用,比如天花粉能够滋养肝肾、牡丹皮及丹参能够活血化瘀、生地黄能够清热凉血等,因此多种中药合并使用可实现巩固治疗、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研究中,对治疗组采取了中西医联合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成绩。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血压及血糖水平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可见,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有很好的降压作用,有助于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是一项安全、可靠、高效的治疗方式,医学实用价值颇高,值得临床广泛运用和推广。

[1] 周必华.养阴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8):50-51.

[2] 张孙伟,刘湘华.活血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7):129-131.

[3] 孙志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7):38-39.

[4] 何欣欣,李明阳,李宝军.中西医结合护理对5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11):171-173.

[5] 王志军,周建芝,吴寿岭.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随访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51-1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108

江西 341400 赣州市南康区人民医院 (刘雁明)

猜你喜欢
收缩压空腹有效率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空腹喝水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