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2016-06-09 12:54雷云江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六味地黄对症中成药

雷云江

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雷云江

目的 探析中成药在高血压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下依据证型的不同实施中成药对症治疗,探究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 20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中成药对症治疗后,总疗效为8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结论根据不同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中成药治疗,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的中医证型的高血压患者实施中成药对症治疗,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进一步研究。

高血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随着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影响,其发病人群数量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以及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传统西药治疗尽管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是由于化学成分的存在,使得患者用药之后对于肝肾组织的伤害较大,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高不下,影响其整体的治疗效果,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需求[1-2]。有鉴于中医理论的逐步丰富完善,中成药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应用日臻纯熟。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用药效果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115例、女85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66.5±2.5)岁。病程3个月~5年,临床表现: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证型分类:依据中医对于高血压的分型标准,本次研究中2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肝火亢盛型80例(40%)、痰湿壅盛型60例(30%)、肝肾阴虚型40例(20%)、阴阳两虚型20例(10%)。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高血压者;(2)无其他肝肾器官合并症者;(3)无中成药过敏史或禁忌者;(4)临床依从性佳者。排除标准:(1)急性重度高血压者;(2)伴有严重肾功能障碍者;(3)不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

1.2 方法 针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分别采取中成药对症治疗,内容如下:肝火亢盛型患者采取强力天麻蜜环菌片(河南龙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 200226971)治疗,4~6片/次口服,2次/d。痰湿壅盛型患者采用复方罗布麻片(陕西利君现代中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61023027)2片/次,口服,2次/d。肝肾阴虚型患者口服六味地黄丸(生产产家湖南九芝堂,国药准字Z 43020145)8丸/次、3次/d。阴阳两虚型患者则采用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治疗,六味地黄丸用法用量同肝肾阴虚型。桂附地黄丸(生产产家河南宛西,国药准字Z 41021898)口服,8丸/次、2次/d[1]。所有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3个疗程后收集临床疗效资料。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不良反应内容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头痛。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高血压患者症状及血压数值变化情况,本次研究中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2]。显效:高血压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血压恢复正常;有效:高血压症状有所改善,血压基本恢复正常;无效:高血压症状无明显改善迹象、血压波动剧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中成药用药疗效情况 20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中成药对症治疗后,肝火亢盛型和肝肾阴虚型有效率较高。见表1。

2.2 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2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中成药治疗过程中共有25例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以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又痛为主。见表2。

表1 200例高血压患者中成药对症治疗效果分析[n(%)]

表2 200例高血压患者中成药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n(%)]

3 讨论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其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可高达20%,并且容易诱发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继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当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西药降压药物为主,具有短期效果显著的特点,因而在医疗机构中被广泛使用,再加上用药方法简单、方便、药品便携等优点,因而临床依从性也比较高,例如利尿剂类、β受体阻滞剂类、钙离子拮抗剂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α受体阻滞剂类,6大临床常用降压药[4],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虽然短期疗效显著,但是均具有一个特点治标不治本,在根除高血压方面效果欠佳,并且,长期服用具有耐药性、幅度作用,因此,并无法达到临床理想疗效。

随着我国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日臻纯熟,在高血压病症的研究与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属于“头痛、眩晕”范畴,并且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肝肾器官具有直接关联性[5]。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虚、气血功能失调为高血压的内在致病因素,其发病机理为上实下虚。上实意为患者机体之内的肝气郁结不散,肝火、肝风上犹,使得全身气血并走于上[6]。而下虚则为肾阴虚报,水不涵木,肝失滋养,而致肝阳偏盛。当病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下,则会阴损及阳,继而导致其阴阳两虚[7]。临床中早期高血压多为肝阳偏盛,中期则以肝肾阴虚为主,晚期多属阴阳两虚。所以针对高血压的治疗,应采取辨证施治,实现祛除病根的疾病治疗之根本目的。

本次研究中入组的200例高血压患者共计分为四个证型,即: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分别采取了强力天麻蜜环菌片、复方罗布麻片、六味地黄丸以及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12.5%,结果表明,中成药对症治疗高血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进一步证实了中医药在该病症临床治疗中所具有的优势与功效。经深入研究分析可知,中医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张以活血化癖、益气养阴、平肝潜阳为主[8]。而天麻蜜环菌片的药物组成为蜜环菌粉、单糖浆、硬脂酸镁具有活痛血筋风舒的作用;复方罗布麻片中野菊花膏粉、珍珠层粉药物能够起到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的功效;六味地黄丸的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成分可修补肝肾的损伤并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桂附地黄丸成分为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可实现温补肾阳的目的。其中阴阳两虚型所采取的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治疗方案能够充分发挥滋肾补阴、温补肾阳的作用,且二者作用机制并不发生冲突,不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所以针对该病症采取了中成药联用的方案。尽管本次研究中中成药应用效果显著,但是有鉴于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以及中药材配伍应用的复杂性,并未对其他中成药展开深入探讨,因而使得临床指导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成为本次研究最大不足之处,希望开展更加广泛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实施中成药对症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于患者各项身体技能造成的损害相对较小,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1] 王玉龙,张焕,刘秋燕,等.活血化瘀药治疗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5,10(8):1414-1417.

[2] 张丝雨.2011-2013年我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的用药合理性[J].中国执业药师,2015,11(2):3-8.

[3] 田惠中,徐佳男,简心璐,等.建瓴汤联合卡托普利对大鼠高血压及肾脏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5(3):27-29.

[4] 陈卫民,王建.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卡托普对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的比较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14(8):49-51.

[5] 黄兴清,许勇,叶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10(7):133-135.

[6] 段练,熊兴江,王阶.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病机及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11(8):2566-2570.

[7] 闻慧娟,王沛,高向丽,等.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4,17(10):1965-1966.

[8] 万启南,赵微,薛涵予.通脉降脂丸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3,10(1):69-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109

湖南 423000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 (雷云江)

猜你喜欢
六味地黄对症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更年期抑郁症48例